時事大家談:加速恢復供銷社 習近平意在農村現代化還是集體化?

  • 許波

習近平2020年9月8日出席中國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 。(路透社圖片)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時事大家談:加速恢復供銷社 習近平意在農村現代化還是集體化?

中國官媒日前刊登習近平的“重要批示”,加快把他執政以來迅速恢復的農村供銷社建成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綜合平台,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

新華社援引習近平在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指出,中國千家萬戶的小規模農業生產,光靠看是看不住的,要把農民組織起來,通過供銷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組織,把一家一戶的生產納入標準化軌道。

張欣: 農業合作社是個注定失敗的方向

中共重新擦亮供銷社這塊老字號“金色招牌”,傳遞什麼樣的農村變革信號?習近平意在農業現代化還是集體化?供銷社捲土重來,會不會回歸毛時代的統購統銷和人民公社?​

習近平是在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社第七次代表大會開幕之際做出有關“重要指示”的,中國總理李克強也做了批示,副總理胡春華出席會議並講話,可見中共高層的重視,外界將此看作是中國將加速推進供銷社的一個信號。

《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表示,中共當局推進供銷社制度已經有一些年頭了,但現在提出要加速,這與中國當下面臨的形勢有關聯。

胡平說:“因為中國的糧食本來就處於一種緊平衡的狀態,這次因為今年疫情的影響,接下來又是大面積的洪災,有些地方還有旱災,中國的糧食就面臨短缺的危險,而與此同時,由於疫情是全球大流行,其它那些糧食出口國也有點自顧不暇,在這種情況下,糧食問題就變成一個比較迫切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當局自然就會想到糧食是不是要實行配給制了。有一陣不是謠傳嗎?是不是要恢復票證了?那你一方面實行配給制的話,那同時也就要求政府從農民手裡購買糧食,要實行比原來更嚴格的控制,這麼一來,所謂供銷社制度本來最初也就是扮演這麼一個角色。”

旅美獨立學者、時評專欄作家戈壁東也表示,中共恢復供銷社與其目前內外交困的處境有關。

中國準備大幅度增加糧食進口擴充國家儲備

他說:“在內外交困這樣一個處境之下,中共急需找到一塊有效快速的途徑來挽救它的困境。但是中共這個極權體制決定的這個救急措施不是通過科學論證來得到的。它需要滿足三個條件。第一是習近平這樣的知識層次的人能夠了解和喜歡的。我們知道習近平的只知識層次不夠;第二個是歷史上有成功記憶的,操作起來比較順手。第三要符合中共極權統治特點的。不能說是放的,目的還是要管的。供銷社這個歷史淘汰物恰好滿足了這三個條件的。所以又被習近平、中共找出來當作他在內外交困期間的救命稻草,他甚至懶得改一個新名詞就直接推出來。中共推出的供銷社實際上與他宣稱的所謂推出電子化貨幣一系列都是一樣,其實就是進一步綁架和搶劫中國民眾的一個罪惡手段。”

中國的官媒稱,供銷社是老字號的金色招牌,但是在人們的記憶中,它有一段不光彩的歷史:供銷社-統購統銷-人民公社-一大二公,最後演變成農村大鍋飯制度,跟改革開放前中國的一窮二白有緊密的聯繫。

海外有許多中國人擔心,歷史上合作社是人民公社的先導,那麼現在恢復了合作社,人民公社式的農業集體化也可能為期不遠了。

對此,《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表示,加速供銷社制度可能導致中國回歸計劃經濟體制。他說:“固然從供銷社統購統銷再到合作化人民公社這中間並不是有一種必然的趨勢,但是可能有某種路徑依賴。也就是說現在中共加速供銷社制度雖然不一定、不必然要走到人民公社那兒去,但是它會使得走到人民公社那兒去變得比較容易。對這個問題,我注意到國內體制內的一些學者也提出這種警告。浙江農業大學一個叫徐建民的教授他就寫了很多文章,對供銷社制度提出批評。他就強調一點,供銷社制度是和原來的計劃經濟配套的。如果你現在要搞供銷社,那你一定要對他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才行。如果你不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到頭來你這個東西肯定是無效的。另外很可能就會破壞競爭的中性,因為它壟斷就沒有競爭了。就會導致資源的錯誤配置,就會削弱國民經濟的整體運行效率。簡單來說,就會損害市場經濟。一旦市場經濟受到這種人為的、有意的損害,當然就意味著計劃經濟的某種回歸。”

時評專欄作家戈壁東認為,中國近期加速恢復供銷社的做法與中共最近採取的一系列收緊控制的做法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在深化其集權體制。

他說:“供銷社再次被中共強力推出,它的真正內涵意義是與香港的國安法、電子貨幣等這一串帶有強烈的、極權控制意味的政權手段被連續地推出一樣,傳遞給世界的信息是,面臨內外交困,中共正在深化它的極權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