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和私隱威脅

  • 美國之音

美國副總統彭斯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網絡安全和私隱威脅

數碼時代資訊共用的興起使得知識傳播變得更加容易,但也帶來了更高的風險--從黑客竊取資訊,到發起網絡戰,甚至可能使合法的平台成為武器。美國之音特約記者格萊塔·範·薩斯特倫探討了這些挑戰以及它們將如何影響全球網絡安全。

本周有消息稱,在最近一次黑客大會期間,一名11歲的男孩在不到10分鐘內就黑進了佛羅里達州選舉網站的複製網站,這一消息再次引發了關於網絡安全的爭論。

就在上個月,美國副總統彭斯公佈了一項新的網絡安全目標,部分原因是美國要對外國勢力據說幹預2016年美國大選做出回應。

他說:“我們的目標仍然是:美國安全將在數碼世界中佔據主導地位,就像我們在現實世界中一樣。”

去年,徵信機構Equifax稱它們的資料庫遭到攻擊,黑客竊取了近一億五千萬美國人的個人資訊,這件事促使公司採取行動。許多人已經開始招聘像維尼·特洛亞這樣的職業黑客。

夜獅安全(Night Lion Security)公司的維尼·特洛亞說:“公司會支付給我或者我們,讓我們嘗試闖入他們的系統並繞過他們的防禦系統。然後,我們會為他們提供我們發現的資訊和內容,這能夠説明他們修補漏洞,預防黑客。”

但銀行和信貸機構並不是唯一面臨風險的群體。 IBM近期的一項調查顯示,醫保,製造業,交通基礎設施和政府也面臨著網絡風險。

金·澤特爾稱,國家安全也存在問題。他在2015年撰寫了一本關於蠕蟲病毒“震網“的書,這種病毒旨在破壞伊朗的核計劃。

《連線》(Wired)雜誌的金·澤特爾說:“它是由美國和以色列設計的一種蠕蟲攻擊系統,是在伊朗的一個設施,一個名為納坦茲的村莊外的鈾濃縮工廠,是一個惡意程式碼旨在使那裡的離心機充滿六氟化鈾氣體,使離心機失控。”

儘管它們可能造成的傷害,但網絡漏洞的危害遠不止於此。專家表示,打擊未來網絡攻擊的全球鬥爭將需要越來越複雜的、協調一致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