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安維穩救市 外界促放被捕記者

  • 海彥

保護記者委員會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中國公安維穩救市 外界促放被抓記者

設在美國紐約的保護記者委員會發表聲明,要求中國當局立即釋放星期二以“涉嫌編造並製造傳播證券、期貨交易虛假信息”,被警方帶走協查的財經雜誌社記者。在中國內地股市過去5個交易日重挫23%,滬市跌破3000點大關之際,警方強力介入維穩股市,引發外界關注。

保護記者委員會的聲明表示,中國當局對股市跌落的超級敏感,不是恐嚇和扣押報道股市新聞記者的理由,“我們呼籲中國當局立即釋放王曉璐”。

財經雜誌7月發表了王曉璐的報道《證監會研究維穩資金退出方案》,引發廣泛關注。報道援引不具名“知情人士”稱,超過萬億的資金該如何平穩有序地退出,監管機構已經開始考慮救市資金的退出方案問題。

該報道發表後,很多網絡媒體以類似“救市資金將退出”等標題轉載,當天A股上證指數再次下挫百點。當天中午,證監會發言人公開表示,認為報道不實,指有關媒體對市場有重大影響的報道不與監管部門核實是不負責任的”。不過,澎湃新聞網此後表示,證監會確實開會了,並兩度召集券商商議救市資金如何退出。

保護記者委員會的聲明說,紐約時報報道,財經的這篇報道被認為對今年7月下旬中國股市暴跌起了催化作用。

8月25日晚,新華社發快訊稱,財經雜誌社王某伙同他人涉嫌編造並製造傳播證券、期貨交易虛假信息,已被公安機關要求協查。

財經雜誌社26日發表說明,稱經核實,王曉璐25日晚在家中被傳喚,雜誌社還沒有收到任何通知,無法確知王曉璐被傳喚的具體原因。

財經的說明還表示,財經雜誌社曾應新聞出版主管部門和證券稽查部門要求,對王曉璐報道採編過程進行了書面說明。

財經雜誌社表示,對記者在職務範圍內的正常採寫行為承擔責任,並維護和關注記者的權利和權益,支持記者對證券市場進行深入、準確、客觀的報道。同時,也按照法律規定,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的調查,務求查明真相,以維護證券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保護記者委員會的聲明還說,根據中國數字時代的報道,在過去一個星期中國股市再陷極度動盪之際,當局要求國內媒體刪除有關股市暴跌的具體報道。據紐約時報報道,中國的三大官方喉舌,人民日報、新華社和中央電視台,基本沒有報道這輪股市狂瀉的消息。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中國問題學專家胡星斗星期四對美國之音表示,如果媒體記者或證券公司有違法違規行為,當然需要依法處理。但是,除非能證明記者報道是出於惡意造謠,否則應當尊重媒體報道的權利。他說:“不能把股市暴跌的責任推到個別人,甚至是媒體記者的身上。特別是對於媒體記者,除非能夠證明他/她是惡意地編造虛假的新聞,有關當局必須拿出證明來。否則,我認為,新聞媒體還是應當給它一個更寬容的報道空間。”

此外,在股市連日重挫,中國央行決定“雙降”,證監會、中金所連續重磅出擊效果有限的情況下,警方介入證券市場維穩還有其他的行動。新華社8月25日晚間還發消息稱,中信證券徐某等8人涉嫌違法從事證券交易活動已被警方要求協查。而據媒體證實,徐某就是中信證券執委會委員、董事總經理徐剛,徐剛的上司正是去年3月就任中信副董事長的劉樂飛,現任政治局常委的劉雲山的大兒子。

美國中文網站博訊網星期三說,41歲的劉樂飛出任中信證券副董事長後,中信業務如虎添翼。但7月股災發生後,當局嚴查股市惡意做空黑手,海外盛傳中信證券也涉做空中國,是股災黑手之一,與之相關企業在大跌前已經減持了不少股票。8月2日,證監會限制A股交易的34個問題賬戶,中信證券旗下公司也涉其中。

原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獨立評論人士商德文對美國之音表示,中國股市從建立至今仍未形成正常的運作機制,今年6月前的股市大漲基本上是政府牛市,靠官媒和政府鼓噪推上去的,目前股市大跌又靠行政手段干預,超過了法治的範圍。

他說:“抓幾個人當然也可以抓,有問題的,有違法的。但是,主要還是要按經濟手段去調劑,不然就不叫股市了。靠公安、這個行政手段恐怕也解決不了。政治上有問題按照政治上解決,股市本身問題這樣去解決,恐怕就超出了法治的範圍。”

新華社25日還報道,中國證監會工作人員劉某及離職人員歐陽某涉嫌內幕交易、偽造公文印章,已被警方要求協查。據財新網報道,劉某就是證監會發行部三處處長劉書帆,離職人員歐陽某為原證監會處罰委主任歐陽健生。此前,中新網報道,中國證監會8月24日決定對4家證券公司進行立案調查。隨後,廣發、海通、方正、華泰4家券商公司先後表示,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被立案調查。

7月初,在中國股市連連下挫後,公安部副部長孟慶丰曾帶隊坐鎮證監會,表示警方將會同證監會排查惡意賣空股票與股指的線索,要出重拳打擊與股市有關的違法違規行為。

此外,中國公安部8月24日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再次部署即刻在全國範圍組織開展打擊地下錢莊的統一行動,要求各地集中力量,深挖痛打,依法嚴厲打擊此類犯罪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