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2000年3月,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正在為批准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並讓其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積極遊說。
“讓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他說,“並不能保證它會選擇政治改革。”不過,他指出,“經濟變革的過程會迫使中國儘早面對這個選擇,也將讓做出正確選擇的必要因素更強。”
開放貿易,開放投資,勢必帶來自由思想,也將讓專制大國迎來民主的曙光- 這是當時圍繞中國的一個頗為盛行的觀點。
“但這只是一個幻想,”華盛頓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主席方舟和資深研究員克利曼指出。
近來,在西方政界、學界,持這樣觀點的人愈來愈多。很多人彷彿大夢方覺般地說,他們認識到,推動經濟增長不僅沒能幫助中國走向自由民主,反倒助長了一個專制政權的興起。
共和黨參議員魯比奧就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並沒有按照很多人想像的那樣走上經濟和政治自由之路。他說,人們應當放棄幻想。
星期三(5月16日),方丹和克利曼在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發表的文章中說,“ 一個更富有、與全球聯繫更緊密的中國沒有變得更民主,相反,北京的經濟實力如今允許它向其它國家傳播自己偏執狹隘的價值觀。”
傳播的手段之一,他們指出,正是中國耗資萬億美元的 “一帶一路”倡議。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這項建立橫跨亞洲、中東、非洲和歐洲的基礎設施建設網絡計劃近來不斷受到外界詬病。普遍的批評聲音包括讓沿線國家債務過快增長,加劇當地腐敗加劇,掠奪自然資源,招致環境惡化等。
不過,新美國安全中心的兩位專家關注的焦點是:“一帶一路”如何讓這些國家付出民主的代價。
他們指出,大量有政府背景的貸款都附帶了政治條件。受援國無力償還這些貸款的後果是在政治上長期依附北京,即便日後他們想要退出圍繞北京旋轉的軌道,也難以改變其在外交政策選擇受限的困境。
言論自由遭扼殺也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兩位專家說,至少那些受惠於中國的國家不會那麼情願批評中國國內的侵害人權行為。
去年,歐盟史無前例地沒能通過對中國人權狀況的聯合譴責,原因是接受了中國大量投資的希臘否決了該聲明,稱其為“對中國毫無建設意義的批評”。
專家們還指出,相比傳統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國計劃發展的“新數字絲綢之路”獲得的關注較少,但是這個項目同樣令人不安。
“新數字絲綢之路”指的是中國尋求通過新型光纖線路、海底電纜、雲計算能力乃至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促進整個印度洋沿岸和歐亞大陸間的技術連接。專家們說,如果這個數字藍圖得以實現,這項雄心勃勃的計劃將讓北京得以向海外輸出自己的監控模式。
事實上,早在2014年,非政府組織“人權觀察”的報告就指出, 中國電信巨頭中興通訊向埃塞俄比亞出售並培訓監控手機和網絡活動的技術。中國生產的攝像頭和監控系統,包括配備人臉識別和移動偵測功能的器材也已遠銷世界各地,包括巴西、厄瓜多爾、肯尼亞和英國等。
“新美國安全中心”的兩位專家們說,讓基礎設施匱乏的國家向中國的資金“說不”並不容易,但是美國仍然有自己的選項。
“在中國加入世界經濟近20年後,現在要靠美國總統川普採取行動,確保中國以'一帶一路'倡議為掩護,向海外輸出的偏狹價值觀不會在世界各地生根發芽,” 他們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