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就在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定即將簽署之際,中國公開表態稱中國糧食進口已有一定的全球配額,不會為了某一個國家而調整配額。這讓對雙方在貿易協定中有關中方增加進口美國農產品的規定能否落實的疑慮再次突顯出來。
中國財經媒體財新網周二(1月7日)報導說,美中貿易談判中方團隊成員、中國農業部副部長韓俊受訪時表示,中國農產品進口都有全球配額。他說:“我們不會為了一個國家調整”。
韓俊解釋說,所謂全球配額主要涉及小米、玉米和大米這三大主糧的進口配額。配額內實施1%的低關稅,配額外的關稅時65%。
據中國國家發改委去年9月發布的信息,2020年的糧食進口配額及分配與2019年沒有變化。小麥配額963.6萬噸,其中90%為國營貿易配額;玉米配額720萬噸,其中60%為國營貿易配額;大米配額532萬噸,其中50%為國營貿易配額。
美中達成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後,美方傳出消息說,中國每年會購買數額達400億至50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這大約是2015年至2017年中國從美國平均年進口農產品金額的兩倍。不過,中方沒有證實上述目標進口額。
韓俊早前曾表示,中國除了擴大從美國進口大豆以外,還將擴大進口豬肉、禽肉等,這些是“當前穩定國內市場急需的產品”。
美國總統特朗普去年12月說,按照雙方達成的協議,中國將把進口美國農產品的金額從貿易戰開始前的每年240億美元增加一倍。路透社稱,韓俊本人在上個月也表示,中國將擴大進口美國的小麥、大米和玉米。外界猜測,中國將按照1%的關稅增加小麥、玉米和稻米的年進口量。
路透社引用美國國際資產控股公司(INTL FCStone)資深亞洲分析師達林·弗里德里希斯(Darin Friedrichs)的話說:“中國當然有希望進口的某種高質量小麥,這會超出關稅配額,給國內生產者造成壓力。”“中國既要滿足美國的要求,購買大量的美國農產品,又要不傷害國內的農民,二者之間的平衡是很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