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矛盾加劇 美中對緬甸未來立場不同

  • 美國之音

2024年8月14日,緬甸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右)在內比都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會晤。 (法新社照片)

中國最近對其所謂的“域外勢力”干預緬甸發出警告。目前的緬甸日益陷入北京和華盛頓之間不斷升級的地緣政治競爭的交叉火力之中。

中國發出這警告之際,美國加深了與緬甸民主派力量的接觸,引起了北京的擔憂。專家表示,北京對華盛頓在緬甸的意圖深存疑慮。

2024年8月16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泰國清邁與寮國、泰國和緬甸外長舉行非正式會晤時表達了這些擔憂。王毅強調,緬甸內政應不受“外部勢力肆意滲透干預”,特別是反對“域外勢力干涉緬甸內政”。

中國駐緬甸大使館和官方媒體迅速響應這一立場,強調任何一方都不應越過“域外勢力”干預的界限。

這次會議恰逢美國官員與緬甸反對派舉行了一次虛擬會談,華盛頓在會上重申了對緬甸向文官政府過渡的支持。

儘管王毅沒有直接提到美國,但他的言論被廣泛解讀為對華盛頓增加參與的回應。

華盛頓國家戰爭學院(National War College)教授札卡里‧阿布札(Zachary Abuza)指出,中國對美國在緬甸的意圖越來越不信任。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他們拒絕美國在緬甸的作用,”阿布札對美國之音(VOA)說。 “問題是中國不想在緬甸問題上和我們打交道。”

常駐中國的資深中緬關係觀察人士拉覺卓(Hla Kyaw Zaw)也贊同這種觀點,他指出,中國對美國參與的關切超過任何其他外部影響。

“中國更願意帶頭處理緬甸危機,正如今年早些時候的調解努力所證明的那樣,”拉覺卓說,他指的是中國在緬甸軍政府和少數民族武裝團體之間的談判中所發揮的作用。

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在回應美國之音的置評請求時重申了中國反對挑起緬甸內部動盪和內戰的行動的立場。 “中方反對域外勢力蓄意干涉緬甸內政,”中國駐美大使館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說。

阿布達認為,儘管兩國有類似的目標,但美中在緬甸危機上合作的可能性很小。

“實際上,他們都希望得到同樣的結果 - 結束軍事統治,結束內戰,回到一個穩定、繁榮的緬甸。但在短期內我幾乎看不到任何合作,”阿布扎說。

美中分歧

這種分歧凸顯了東南亞更廣泛的緊張關係。根據美國和平研究所(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最近的一項分析,雖然這兩個大國顯然都在尋求緬甸的穩定,但它們的方法卻截然不同。

美國透過對緬甸軍政府實施制裁等方式表示對緬甸民主運動的支持。此外,在2021年政變後,華盛頓通過了《2022年緬甸法》(BURMA Act of 2022),授權向支持民主的抵抗團體提供非致命援助並制裁軍政府。

美國也允許緬甸反對派民族團結政府(NUG)在華盛頓開設聯絡處,儘管美國尚未正式承認民族團結政府為緬甸的合法政府。

根據美國國務院8月16日發布的新聞稿,國務院顧問湯姆·沙利文(Tom Sullivan)和美國國際發展署(USAID)助理署長邁克爾·希弗(Michael Schiffer)讚揚了緬甸民主派團體為建立包容性的聯邦民主制度所做的努力,並重申美國對支持這些團體的承諾。

根據白宮的聲明,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和中國外長王毅在8月27日和28日在中國的會談中談到了這個問題。該聲明沒有提供具體細節。

中國在緬甸的戰略利益是由其大量的經濟投資和緬甸作為印度洋門戶的戰略位置所驅動的。

“由於中國是鄰國,它在緬甸的利益更大。眾所周知,緬甸對中國進入印度洋的計劃至關重要,”拉覺卓說,並強調了緬甸在地緣政治中的關鍵作用,尤其是在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方面。

“緬甸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進展並不像中國希望的那樣順利,”拉覺卓說。 “這就是為甚麼中國希望盡快完成緬甸的計劃。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相信中國將盡其所能穩定緬甸並確保和平。”

在聯合國倡導民主和人權的緬甸著名人權活動人士梅·沙貝·漂(May Sabe Phyu)強調了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重要實力,並指出,由於北京不斷擴大的經濟實力,西方一直在努力對抗中國的影響力。

“包括西方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越來越無法有效地抵擋中國日益增長的主導地位,”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