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美國國務卿克里星期二對中國即將實施的《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表示擔心。克里在北京表示,非政府組織“需要有自由幫助提出、組織、參與以及安排促進我們國與國之間相互理解的活動。”
但是中國副總理劉延東說,這部法律的目的僅僅是改善民間團體的活動環境。劉延東在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會議上對克里說:“這部針對非政府組織的法律是為了提供更好的服務,來提升這一領域的管理。”
中國4月底通過了新的《慈善法》,賦予公安機關以權力嚴密監控境外公益組織。多家人權組織、歐美官員以及商業和學術組織警告說,這部新法將使境外非政府組織在中國的運作變得非常困難。
星期二(6月7日),美國官員在美中經濟與戰略對話會議上再度敦促中國降低針對外國企業的壁壘。他們表示,由於中國實行更為複雜的法規管理,外國企業的擔心增加。
由於擔心中國實行新的法規和保護主義措施,外國企業在中國經商的信心受到消極影響。較早時候,中國政府展開針一系列針對外國公司的調查,推出國家安全法限制使用外國技術。
美國企業團體也抱怨中國實行的一些新法規向中國公司傾斜,使外國公司在中國的運營更為困難。
在星期二的會議上,美國財政部長傑克盧直言不諱地表達了美國企業的擔心。他說:“近年來,外國企業對在中國的經商環境的擔憂增加。面對中國更為複雜的企業管理環境,外國企業不禁懷疑它們在中國究竟多麼受歡迎。美中兩國政府有責任培育各種環境,方便繼續投資,增加投資,方便貿易和商業合作。這意味著實行鼓勵健康競爭的政策,確保政策制定和管理程序的可預測性和透明,保護知識產權,消除歧視性的投資壁壘。”
美國國務卿克里以更為外交的方式表達了跟傑克盧大致相同的觀點。他說:“美中兩國的繁榮是聯繫在一起的,因此,我們就更應當關注兩國關係所有其他方面。我們必須解決知識產權方面的問題,解決決策透明度和問責問題,解決法規的確定性問題。”
在美國高級官員提出一系列問題的同時,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以籠統的措辭表示希望中美經濟合作有美好的發展前景。他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中美企業總會競爭。希望兩國企業能在競爭中求合作,在合作中求雙贏,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構建長期穩定的商業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