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中國在南太平洋援助涉“公事包外交”

  • 鍾辰芳

台灣總統蔡英文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學者:中國在南太平洋援助涉“公事包外交”

發布南太平洋援助報告的一個智庫學者稱,中國在南太平洋的援助與“公事包外交”有關。

澳大利亞智庫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星期四發布的一份報告稱,中國已經成為南太平洋第2大援助國,自2011至2016年中國對南太平洋國家的經濟援助達13億美元,次於同一期間澳大利亞的66億美元,但高於新西蘭的12億美元。

洛伊研究所太平洋島嶼項目主任普萊克(Jonathan Pryke)告訴路透社,“絕對有一個公事包外交的元素”在太平洋發生中。

《澳大利亞人報》中文網報導稱,洛伊研究所的這個調查顯示,中國對太平洋地區的援助有67%與貸款連結,40%用於運輸項目,雖然中國的資金承諾沒有澳大利亞來的多,但這些高額貸款為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資金,對被援助國家的影響更大,“實踐戰略家將此舉稱為'債務外交',因為接受這些項目的國家預計有時會支持中國的國際立場。”

此前新西蘭政府7月發布的一份國防報告,也對中國在南太平洋的擴張發出警告,表示中國在該地區的崛起可能破壞地區穩定,對新西蘭國家安全造成威脅。

中國在南太平洋的經濟活動對台灣是一個隱憂,因為台灣現有的18個邦交國中有三分之一在這個地區,自2011到2018年間,中國對此地區的援助超過台灣的5倍半。

儘管總體未來對台灣不利,不過目前看來中國和台灣競爭影響力的國家並不相同,而且競爭的領域也不一樣,台灣提供的援助主要是農業及多元產業,中國援助的項目以運輸和政府為目標。

中國政府說,它對南太平洋國家的經濟援助沒有政治目的,也不針對任何第三方。

中國外交部星期五在針對這份報告給路透社的聲明中表示,“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完全理解太平洋島嶼國家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所面臨的困難。”

聲明說,中國的援助旨在促進那些島嶼國家人民的福祉,加強他們發展可持續未來的能力,中國“不尋求任何個人回報,也不針對任何第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