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香港推免費文化雜誌促進交流

第22屆香港書展吸引接近95萬入場人次,打破歷年紀錄

一本由台灣半官方機構資助的文化雜誌,最近趁香港書展在香港正式推出,讓讀者加深對台灣文化的了解。雜誌負責人與香港及大陸青年文化人最近在香港舉行座談會,了解讀者對雜誌的反應。有大陸年青人表示,希望了解台灣人的本土意識及國民身份。

*台在港派免費雜誌倡文化特色*

為提升台灣與香港兩地交流,台灣去年5月成立半官方機構「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簡稱策進會)」。最近策進會資助幾位台灣獨立出版人,編製的一本文化雜誌《走台步》,在香港書展正式推出,讓讀者免費索取。

幾位雜誌負責人最近在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與香港以及大陸青年文化人舉行座談會,進行文化交流。雜誌負責人之一、一人出版社創辦人劉霽在座談會上表示,策進會主動委託幾位獨立出版人編製一本雜誌,是希望內容有別於一般旅遊雜誌的角度,推廣台灣比較不為人知,以及比較年青、活潑的特色與文化。

在香港書展免費派發的台灣文化雜誌《走台步》

劉霽說:「我們第一期做出來其實有點倉促,在一個多月內做出來,因為我們希望能夠趕上香港書展的機會。我們知道香港書展是香港人很重要的盛事,我們也希望趁此機會來交流一下,更特別希望聽聽香港年青人的一些看法,我們其實不是很了解香港年青人對台灣到底有興趣的地方在哪裡。」

*港學生對台本土文化感興趣*

在台灣政治大學攻讀中文系研究所的香港學生黃永亮在座談會上表示,他觀察到,在台灣吃魯肉麵比魯肉飯貴很多,但是香港粉、麵、飯大部份都是同樣價錢。

二十多位台灣、香港與大陸年青文化人舉行座談會,作文化人交流

黃永亮跟台灣朋友討論後才發現,原來台灣人把人力成本也計算在小吃價錢當中,因為魯肉飯是從一大鍋煮好的飯分盛出來,所以人力成本較低,而魯肉麵每碗都要花人力去煮麵,所以價錢較貴。

黃永亮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到台灣讀書才有機會更深入觀察及認識台灣的小吃文化,他比較有興趣了解台灣的本土文化。

黃永亮說:「可能是到台灣讀書、有別於一開始旅行性質去台灣,你不會好留意魯肉飯這樣小吃,你可能是去名店,或者去旅遊書介紹的飯店吃東西,但是可能住久了,會接觸一些可能比較平民化、細微的食物,就開始留意到一些細微的分別。」

*創刊號介紹台灣正體字文化*

雜誌總編輯、逗點文創結社負責人陳夏民在座談會上表示,第一期的主要內容是向讀者介紹台灣的正體字文化。

陳夏民說:「正體字在台灣跟香港,可以說全世界的華文地區只剩下這兩個地方在使用,所以我們基本上第一期的主題就是介紹漢字藝術節、也介紹活字印刷、以及用毛筆寫字然後融入設計意念的一些設計師的想法。」

劉霽指出,第一期共印4,500本帶到香港書展免費派發,預計策進會資助雜誌兩期的經費,日後看反應再決定是否繼續出版。第二期雜誌將於今年11月出版,在香港的大型書店免費派發。

*台官方雜誌進大陸有困難*

在香港任職記者的大陸年青人梁棟

參與座談的大陸年青人年梁棟表示,台灣剛開放大陸民眾自由行,而有興趣到台灣自由行的大陸民眾,很多都希望感受台灣當地的文化,但是大陸的網絡有限制,大陸民眾要搜索台灣特色文化的資訊有困難,雜誌負責人應該考慮進入大陸,讓大陸民眾有更多管道了解台灣文化,對大陸民眾計劃台灣自由行更有幫助。

不過,劉霽表示,雜誌進入大陸有困難。

劉霽說:「能去大陸當然最好,我們也很希望去,但有一個問題是這本雜誌是台灣官方出錢的,兩岸政治問題。」

梁棟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他從大陸到香港攻讀國際新聞碩士,目前在香港一家通訊社任職記者。今年初他以香港學生身份,申請到台北自由行,他認為《走台步》這本雜誌對讀者計劃到台灣自由行有一定幫助,但缺點是資訊不夠集中,而第一期介紹繁體字的內容,相信大陸讀者應該會有興趣。

*大陸青年望了解台灣本土意識*

梁棟說:「上次去台灣的時候曾經看過一個展覽,也是關於文字的,去了以後我才發現其實繁體字後面有很多的文化,在我們成長的教學過程中所沒有接觸到的,看了以後才知道原來有很多不同的東西。如果第一反應的話會覺得繁體字筆劃很多、很難寫,但是雜誌有一個這樣的主題跟你介紹,可以知道原來繁體字後面是有文化的,反而會很感興趣。」

在香港大學攻讀經濟、金融的大陸學生洪天都

參與座談會、在香港大學攻讀經濟、金融的大陸學生洪天都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她曾經休學半年到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參加訪問學生計劃。洪天都表示,到台灣讀書之前,都是聽朋友談及當地的小吃及偶像劇文化,當她親身到台灣讀書及生活之後,最想了解台灣人的本土意識。

洪天都說:「因為他們歷史也比較複雜,從日據、到國軍佔領、到現在政黨輪替,我想知道他們是怎樣認識自己的國民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