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國政府寄望以北京冬奧奠定中國體育強國的前夕,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本星期在世界杯錦標賽預賽中,以1:3敗於越南隊,戳破了習近平的足球夢,也點燃了許多中國球迷的怒火和嘲諷。掌握眾多資源的中國國足為何“裹足”?其多年不振的表現是否成了中國體育發展甚至社會問題的隱喻?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中國新年第一天,中國男足負于越南隊,再無懸念地告別了本屆卡塔爾世界杯。這是中國男足連續第五次“早退”於四年一次的世界杯,也是“62年首負越南”。
前中國男足明星、中國國家隊迄今為止進球最多的後衛范志毅通過個人微博指出,“只有我們率先從小環境入手開始做出改變,中國足球才能重回正軌。”
旅居德國的專欄作家長平對美國之音說,有人認為,中國無法集中力量把(男子)足球做好,“因為它更加複雜……球場小社會,社會大球場。事實上,男足體現社會很多問題,比如說官僚體制、腐敗、男性沙文主義等等。”
男足踢破習近平的足球夢?
習近平上台後,中共官媒多次報導“習近平的足球夢”,宣傳他“對中國體育發展多麼上心關心用心”,其中舉出的例子多是習近平對中國男子足球的關心,包括他提出的“三個願望”之一,是中國足球隊進世界杯。事實上,中國女國足多次進入世界杯半決賽,1999年獲得過亞軍,還在1996年獲得過奧運亞軍。
官媒描述,習近平一路走來,在世界各地講述自己的足球夢,這包括荷蘭、法國、德國、美國,瑞士,英國,阿根廷,墨西哥,還有自己的母校八一學校,等等。
2015年2月27日,習近平在主持召開的十八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上,更是審議並通過了《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中共官媒當時稱,這是唯一一份就單一運動項目由深改小組審議並通過的方案。
美國《紐約時報》曾經撰文稱,足球“集中體現了習近平的民族抱負”;習近平是中國最大的球迷,因此“培養下一個羅納爾多或者梅西成為中國的國家計劃”;“被國家意志加持了的中國足球”是“中國的登月計劃”;年輕的運動員訓練時“滿懷著足球的榮耀和財富的希望”。
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者榮劍在推特上評論說,“國足掌握到的資源之多,其他體育項目根本無法比,錢多+最高關注+加強黨的領導+隊員入黨”,但還是一事無成,“因為違背客觀規律!客觀規律是馬克思主義最常用的詞。看看那些宏大的爛尾項目,最後都不行了,因為違反客觀規律。國足成了國家的隱喻”。
另有網友說,“一切吹牛自大、自我想像、話語加持、文化建構、符號塑造及其他各類與現實不符的妄念與幻想全部瓦解,甚至無法寄生……”
“中國戰略分析”雜誌共同主編鄧聿文對美國之音說:“在我的印像中,中國足球好像從來沒有雄起過,它輸給誰都不奇怪。”
運行於專制下的中國體育
就在中國國足慘敗的同一天,中國官媒人民網刊登一篇題為“築夢北京冬奧,建功體育強國”的報導,報導開篇即引用習近平的一段話,“建設體育強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一個重要目標”。國足不行,那麼習近平的體育強國夢能否通過舉辦奧運來達成?
專欄作家長平認為,中國體育有很多問題,“不行的方面很多,儘管奧運會可以拿到許多金牌。在主流體育項目上,中國很多都很弱,比方說棒球、冰球、網球、高爾夫球、田徑,都不算強項。中國的強項,羽毛球、乒乓球、跳水、體操、射擊、柔道,這些雖不能說是非主流項目,但是,都是在很大程度上更容易通過政治控制的項目。”
他認為,中國取得長足發展的,都是前蘇聯體制創造出來的那些項目,“相對來說,能夠通過政治控制的項目,集體創造力不是特別重要,只要抓到幾個或者一個天才,使勁兒訓練,甚至不是天才,只要反复練習,比如舉重,可能就能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是,足球需要各方面發展,尤其需要創造力和熱情。”
此外,極權政體滋生腐敗也眾所周知。英國廣播公司曾經撰文分析,稱中國體育界早已啟動各種商業化和市場化模式,但在官僚體系下的市場化商業運作,反而產生種種腐敗;中國極權體制下的體育機制“帶來種種問題……層層疊疊官僚的不透明機制,產生了種種不公平甚至腐敗的現象,導致中國體育發展瓶頸……”。
中國男子國足更是擺脫不了體制的桎梏。美國體育研究人員威廉姆·黑格(William Hague)在杜克大學的足球政治論壇上撰文稱,中國政府大量注資中超聯賽,而且投資於它的未來。
《21世紀經濟報導》分析,在2021賽季,中超聯賽的16家參賽俱樂部中,10傢俱樂部的主要持有人以房地產為主業,8家的主要持有人為國有企業,而且,正在進行的股權多元化改革,讓“中國職業足球版圖添上了更為強烈的國資色彩”。
體育研究人員威廉姆·黑格說,“中超聯賽與來自世界其他地區的人才競爭的方式是偷竊。中國沒有像歐洲國家那樣培養頂尖人才的歷史或比賽知識。他們將不得不通過幾乎無底的預算來竊取人才,並將人才和知識吸引到這個國家。”
公開信息顯示,中國主要的聯賽數年前從歐洲和南美洲引入外國球星,支付的年薪一度為數千萬美元,“是全世界足球運動員的最高薪水”,被英國廣播公司稱為“中國足球的泡沫經濟”,儘管中國後來公佈新規定,將頂級聯賽球隊的外籍球員年薪限制在300萬歐元之內。
習近平“足球革命”的深意
由三名西方學者,JA曼根(JAMangan),彼得·霍頓(Peter Horton)和克里斯丁·塔格索德(Christian Tagsold)共同編寫的《軟實力,足球、霸權:中國夢》一書指出,習近平的“足球革命”是獨一無二的,這是將“全球博弈最廣泛的政治化和地緣政治化。他的目的是擴展'中央王國'的全球軟實力投射,現代東方帝國要取代古老西方帝國……對於中國來說,足球是一種投射軟實力的傲慢工具。”
專欄作家長平說,2008年歐洲錦標賽期間,土耳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帕慕克,談到足球在土耳其民族主義中的建構,認為土耳其一些民族主義者利用足球作為一台製造民族主義的機器,製造仇外情緒,專制觀念。
長平說:“足球比賽在各國掀起的狂熱情緒容易被政府利用。這點我認為習近平也有同樣的想法,他是看到這點的,所以,很希望能夠把足球發展起來,從而鼓動民族主義情緒。足球在中國有這樣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