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中國1月8日解封國門在即,各國觀光旅遊行業無不期盼中國旅客能逐步回流,以振興當地經濟。不過,面對中國的出境潮,日本等國嚴陣以待,緊縮檢役措施,寧可犧牲觀光財,也要防範新冠病毒變異株的可能入侵。而元旦假期剛過,中國境內,包括海南三亞市的旅遊市場已感受到這一波的景氣回暖,只不過元旦境內出遊者傳出機票、住宿所費不貲,讓中國普羅大眾在網上大嘆:“原來只有我窮”以及中國貧富兩極“世界的參差”。
中國即將於1月8日取消公民出國的限制,屆時,封關三年悶壞了的中國觀光客可能蜂擁而出。
根據財新網12月底的報導,北京12月26日一宣佈解封的當周,不管是“去那兒網”、 “攜程網”還是“飛豬”等旅遊網站的國際機票搜尋量都大漲7-10倍,顯示部分中國公民對出國旅遊的迫不及待,而搜尋的熱門旅遊地則以泰國、日本和南韓為大宗。
出國機票搜尋量激增10倍
對於中國旅客回流可能帶來的龐大觀光財,各國多數的觀光旅行行業莫不喜迎。觀光大國包括泰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敞開國門,以免除落地篩檢和免隔離等措施來歡迎觀光客,並期待逐步回流的百萬陸客能振興當地的經濟景氣。
位於泰國首都曼谷的光明旅遊(Brightness Tour)經辦中國觀光客旅遊業務已長達20多年。一位不願透露姓氏的經理素帕猜(Supachai)告訴美國之音,三年疫情期間,公司生意“不好”,但目前已收到約100名中國觀光客預定2月份該公司的旅程,是2019年疫情爆發前每月500人水位的兩成。
素帕猜說,公司期待未來陸客逐月回流,且4月後可能有比較大的反彈,特別是若泰國政府能進一步取消旅客出境前之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規定,以更寬鬆的檢疫措施來提高中國旅客回流的意願。
當被問到會不會擔心中國觀光客傳入病毒變異株,再次衝擊到泰國經濟時,素帕猜說,觀光財當前,他只有“一點點、五成的”擔心。
泰國自2021年9月重新開放後,觀光業小有起色,2022年吸引到超過1千萬人次的國際遊客。不過,少了中國觀光客,普吉島、蘇梅島等南部海岸城市人潮齊聚的景象仍不再。
隨著中國解封,泰國政府希望今年能爭取到500萬的中國旅客,約為2019年疫情爆發前的四成五,其中,50萬人可望於1月底的農曆春節期間造訪泰國。
中國旅客陽性率偏高?各國防疫兩樣情
中國境內新冠疫情加劇,再加上疫情資訊不透明下,中國旅客此時若蜂擁出國引發部分國家擔憂病毒亂竄或可能的變異株入侵。
例如,韓國爆出上週境外移入的460個病例,有31%來自中國。
而意大利也傳出,上週一架從中國飛抵米蘭的航班上,有超過52%乘客的核酸檢測呈現陽性染疫。
至於台灣自1月1日以來針對自中國返台班機上的數百位旅客,也一度採檢發現出至少25%的陽性率。
偏高的陽性率讓部分國家堅信,對中國遊客收緊檢疫規定的必要性。
日本於去年12月底率先對中國入境旅客恢復邊境管控措施,要求具7天內中國旅遊史的所有旅客,都必須接受落地篩檢,若驗出陽性則須隔離7天,無症狀者也要隔離5天。自1月8日起,日本更將升級管控,要求所有自中國入境的旅客都必須檢附陰性證明,且機場篩檢也由快篩改為精准度更高的核酸檢測。
繼日本後,美國、台灣、韓國和英國等國也跟進,對中國入境的旅客實施程度不一的檢疫管控。其中,北非國家摩洛哥最嚴格,自1月3日以後更全面禁止來自中國的旅客入境,以防病毒傳播。
收緊中國旅客檢疫 日旅遊業盼解除
位於東京的日本旅行業協會(JATA)理事長志村格(Tadashi Shimura)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日本民眾的確頗擔心入境的中國旅客散播病毒,但日本獨挑中國遊客的檢疫措施“不科學”,他希望很快就會解除,“因為中國疫情快速蔓延下,中國人應很快會達到群體免疫。”
志村格說:“我們(日本旅行業者)不擔心新變異株在中國的傳播,我們仍歡迎中國觀光客的到訪。我們應該會錯過農曆春節的商機,所以,下一次的商機應是在三月底到四月的櫻花季。之後就是五月的勞動節假期或暑假。今年陸客(訪日)人數會攀升,因為很多人預約了美國、台灣和日本的旅程,但是否達到4或六成(的復甦),還很難預測時機點。”
志村格說,他對陸客回流的前景頗樂觀,一方面因為日本一向是中國旅客出國首選旅遊地的前三名,中國旅客也是日本觀光市場最大的入境客源,是部分小城鎮賴以維生的生命線。2019年疫情爆發前就有960萬名中國觀光客到日本大肆採買,再加上,近期人民幣兌日圓大幅升值,從1:13升值到1:20,有利於中國旅客的購買力。
他還說,日本不管是手錶等奢侈品、還是藥物、食品或化妝品都供應充足,不怕中國旅客瘋狂搶購。不過,日本境內的觀光量能不足,不管是航運、住宿還是境內交通都缺乏人力,只有疫情爆發前六、七成的量能,而且光廣州飛日本的航班每週也只有兩班,因此,國際觀光客業務的復甦可能緩慢。
兩岸關係惡化 台灣失陸客商機
相較於泰國、日本喜迎中國觀光客,位於台北的中華民國旅遊業品質保障協會發言人李奇岳表示,陸客商機對台灣來說可能是塊受限於政治而吃不到的大餅了。
李奇岳告訴美國之音:“如果是大陸來台旅客,我想疫情已經不是最大的考量。如果兩岸關係沒有改善,來台灣旅遊的市場,(台灣)業者不用太期待,因為縱使現在沒有疫情,兩岸的關係是這麼的緊繃的情況下,這個市場是沒有辦法可以做的,因為沒有和平就沒有觀光。尤其以中國大陸的政策會主導一切經濟的走向。所以當兩邊關係不好的時候,(中國)觀光客就不會來了,這個市場也不會好。你要怎麼樣去宣傳、促銷,也沒什麼用,所以,根本的問題是解決雙邊的關係。”
李奇岳說,中國於2019年的出境旅次超過1億人,是全球觀光市場最大的客源,而這群人約佔中國總人口的15%,屬於經濟實力較佳的富人階層,尤其疫情剛放開階段,旅遊量小、成本較高,若是經濟實力較弱的人不會選擇第一波出國,也因此,這波能出國的中國旅客購買力也應屬堅強,不會受到中國經濟下行的影響。
對於各國對中國旅客寬鬆有別的檢疫措施,他說,是各國對針對自身公衛和醫療量能和條件,來決定能否應付這一波中國觀光人潮的承載量差異。但不管檢疫措施如何,各國解封的經驗可以看出,只要放開,境內旅遊要恢復個七、八成,出境旅遊隨著航班航運量多寡要恢復個四成都是合理的估算。
預測:境內遊恢復7成 境外旅遊恢復四成
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的預測,2023全年中國國內旅遊人次和國內旅遊收入可望恢復至2019年疫前的70-75%,入出境旅遊人次有望恢復到2019年疫前的三到四成。
戴斌1月1日發佈報告稱,該院已將2023年的旅遊經濟預期由“謹慎樂觀”上調為“樂觀”,全年將呈現“穩開高走,加速回暖”的態勢,季度增速有望環比走高。
中國境內旅遊市場“春江水暖鴨先知”,已於上週末的元旦假期感受到景氣的回暖。據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的統計,元旦節假期,中國境內旅遊達5271.34萬人次,同比增長0.44%,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42.8%;實現國內旅遊收入265.17億人民幣,同比增長4%,恢復至2019同期的35.1%。
根據成都商報的報導,元旦期間,前往海南三亞市的“陽康”遊客擠滿了班機、每晚12萬人民幣的8人房間也被訂光,當地旅遊業“盼來了春天”。
“攜程旅行”1月5日更發佈報告預告,1月1-5日間,農曆春節期間旅遊產品的預訂量比去年上漲45%,人均旅遊花費同比將提升53%。其中,“三亞20萬元(人民幣)一晚酒店以及西雙版納8萬元(人民幣)一晚的酒店,春節檔皆已售罄。”
住每晚20萬酒店? 網民:貧富差距太大
這般旅遊數據讓人驚見中國富人階層的消費實力,不過,也映照出中國的貧富差距和兩極世界。
多數中國網民對20萬人民幣一晚的酒店尤其議論紛紛,更感嘆自己財力的單薄。
一位來自山東、名為劉霞的網民在微博留言寫道:“原來窮的只有我自己。”
另一位來自重慶的網民則說:“貧富差距太大了,人家住一晚,頂農民工幹好幾年。”
而一位來自廣東的網民則感嘆:“我搬磚十年也存不到二十萬(人民幣),(貧富)世界的參差啊!”
中國普羅大眾受到疫情和收入銳減的影響,今年旅遊對他們而言已是奢望。
一位52歲、因議題敏感不願透露姓名的江蘇南通市民告訴美國之音,她自去年4月以來至今,連超市都不太敢去,而周遭同齡或更年長的人也擔心染疫,都沒有出行的打算。至於消費力,她公司同事以往每到雙十一等大型購物節,都是瘋狂購物,快遞到公司的貨堆滿走道,但最近兩年,大家都不太消費了,連雙十一期間,都沒看到有人大買特買。
她說,旅遊可能是那些不怕染疫、又花家裡錢的年輕人才會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