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復甦乏力 四月份進出口堪憂

  • 美國之音

一名男子坐在北京一處建築工地旁。(2023年4月18日)

在全球需求持續下滑對試圖從疫情重擊中復甦的中國經濟構成壓力和挑戰之際,中國今年4月份的進口銳減,而出口增長減緩,進一步顯露出國內需求疲軟的跡象。

中國海關週二(5月9日)公佈的數據顯示,4月份的進口同比下跌了7.9%,總額為2050億美元,遠差於僅降低中位值0.2%的預測,而出口同比增長了8.5%,但遠低於3月的14.8%的激增,總額達到2950億美元。這樣,中國4月份的貿易順差為900億美元。

路透社報導說,由於疫情後國內服務需求激增,中國經濟第一季度增長高於預期,但是工業產出滯後。最新的貿易數據表明,重獲疫情前經濟增長活力的道路還非常遙遠。

報導援引經濟學人智庫(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經濟學家徐天辰的分析說,在2022年年初,會認為疫情放開後進口將很容易超過2022年的水平,但情況並非如此。儘管中國後疫情的反彈是快速和強烈的,但這很大程度上僅限於國內,世界其他地區沒有感受到。

此外,中國官員多次警告,外部環境嚴峻和複雜,許多中國關鍵的貿易夥伴面臨越來越大的衰退風險。

路透社說,貿易數據的急劇惡化將重新激發對外部需求以及對中國國內經濟構成風險的擔憂。報導援引倫敦經濟研究機構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中國經濟學家黃子淳(Zichun Huang)的分析說,鑒於黯淡的外部需求前景,中國的出口將進一步減緩,直到今年晚些時候觸底。

一名清潔工人正在北京一家購物中心前打掃衛生。(2023年4月18日)

報導還表示,中國進口下滑表明,世界經濟將無法依賴中國的國內增長引擎。同時,由於中國再出口一些進口後加工和組裝的產品,這也強化了中國的一些主要貿易夥伴的經濟脆弱的程度。

報導說,中國半導體產品的進口下跌15.3%表明了這些產品再出口市場疲軟的程度。

分析人士表示,過去一年到一年半內全球貨幣政策的急劇收緊,以及西方銀行業最近面臨的壓力,繼續成為中國和全球經濟復甦前景的憂慮。

中國的煤炭進口今年3月在達到15個月來的高峰後,由於需求減弱4月份下降。同時,作為全球增長“代理人”的黃銅以及天然氣的進口,4月份也有所下降。

官方最近公佈的4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表明,新的出口訂單急劇收縮,突顯了中國政策制定者和商家在希望後疫情出現強勁經濟復甦上所面臨的挑戰。

報導說,中國上個月出台的第一季度GDP,儘管提供了一些期待的緩解,但是仍讓外界對需求前景產生疑慮,因為房地產業仍舊疲軟,通脹價格繼續減緩,而銀行儲蓄則繼續攀升。

荷蘭國際集團 (ING)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彭藹嬈(Iris Pang)說,全球經濟持續惡化,將進一步影響中國的製造業。作為回應,更大的可能是,政府將通過財政刺激介入來支撐製造業的就業市場。

此外,彭博社援引其他經濟學家的分析說,預期第二季度中國政府很可能進行一次政策性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