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30年後,“中國是美國嚴重威脅”成兩黨共識

  • 蕭雨

1989年,北京大學生在天安門廣場上豎起民主女神像(當年的首都大學生劉建拍攝)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天安門30年後,“中國是美國嚴重威脅”成兩黨共識

30年前,正在美國留學的蕭強在電視上看到天安門大屠殺的消息。他買了一張機票隻身飛回北京。

因為出境政策收緊,原本兩個星期的行程一拖就是兩個月。他的家人惶恐不安,希望他離開北京,越遠越好。他們把他送到中朝邊境的長白山,他的科學家父親在那裡有一個觀測台。

當年7月底的一個早上,還在睡夢中的蕭強被隔壁傳來的廣播聲吵醒。讓他驚訝的是,那些遠離北京風暴中心的研究員,乃至該機構的共產黨官員竟然在走廊里高聲播放美國之音。

那個時候,蕭強認為,科技的確有穿透專制黑暗的力量。

在那之後的許多年裡,他在海外投身為中國爭取民主、自由和人權的事業,並於2004年創辦“中國數字時代”(China Digital Times),致力於互聯網審查和突破網絡封鎖的研究。

“直到三年前,我還對倡導科技會帶來自由這件事充滿熱誠,” 他說,“但是科技的潛力改變了。它不再只為個人賦權。新一代的科技,特別是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和監控技術正在為一黨獨裁助力。”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在“六四”三十週年主辦論壇,探討中國壓迫模式(NED提供)

星期一(6月3日),蕭強在華盛頓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主辦的一場論壇上說了這番話。當天論壇的主題是“中國壓迫模式:天安門,今天,明天”。

美國的重要決策者、活動人士和中國專家探討了北京對維吾爾人、藏人和基督徒的殘酷壓迫這一亟待解決的問題,以及民主體制如何對抗專制的侵蝕,如何更有效地阻止“中國式壓迫模式”向世界各地傳播。

“30年後回望天安門大屠殺,很清楚的一點是,那是當代世界的轉折點,” 國家民主基金會主席卡爾·格甚曼(Carl Gershman)說。

“大屠殺改變了一切,”他說,“它讓一些國家走向民主的大門被迫關閉,它也為中國獨裁政權的興起開闢了道路。”

美國民主黨籍參議員梅嫩德斯(Sen. Bob Menendez, D-NJ)發言說,在他25年的國會議員生涯中,他從沒有像今天這般憂心忡忡。

“當習近平宣布他成為終身主席,打壓公民社會和人權,引進奧威爾式的大規模監控,推進南中國海的軍事化,投資非洲和西半球的經濟時,也許有些人會覺得這樣的話從我嘴裡說出來很奇怪,但是我要說,我同意特朗普總統的立場,中國是美國的嚴重威脅,” 他說。

梅嫩德斯說,30年前,中國選擇了一條決定命運的道路,在那之後,中國的所作所為,如對法治的漠視,影響了美國的核心利益。

與會者的一個共識是,在天安門廣場的民主運動和殘酷鎮壓30年後,中國在很大程度上發生了改變,但中國共產黨的壓迫手段卻變得更加老練,無處不在。今天世界面臨的威脅可能不再是坦克,而是數字科技,特別是在新疆。

人權觀察中國部主任索菲·理查森(Sophie·Richardson)介紹了該組織上個月發布的報告,指出中國當局利用手機應用程序,非法採集穆斯林的信息,對他們實施大規模的監控和任意拘留。

美國聯邦參議員梅嫩德斯說:“我們現在才開始集體意識到這種威脅的範圍,那些改變了我們生活,讓世界聯通的數字科技同時也具備潛力,侵蝕民主體制和我們珍視的價值。 ”

“我們不能讓中國的壓迫模式走向世界,“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