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海警船首次進入北極海域聯合巡航 極地爭奪風險加大

  • 美國之音

位於挪威斯瓦爾巴群島新奧勒鬆的中國北極黃河站門口的石獅子。 (2023年4月6日)

中國官媒週三(10月2日)報導,中俄海警艦艇編隊上個月進入北冰洋海域進行了聯合巡航。這不僅是兩國海警艦船首次在具有高戰略價值的北冰洋地區採取聯合行動,也是中國海警船第一次進入北極海域。

綜合中國方面的消息,中俄海警艦艇的這次聯合行動是雙方年度計畫的一部份。依據這個計劃,中國海警梅山艦和秀山艦於9月16日至20日訪問俄羅斯,並在俄羅斯彼得大帝灣附近海域舉行聯合演習。

演習結束後,中國的梅山艦和秀山艦與俄羅斯海警堪察加彼得羅巴浦洛夫斯克號、堪察加號巡邏艦組成艦艇編隊於9月21日開赴北太平洋公海開展聯合巡邏。不過中國方面並沒有說明這次聯合巡邏結束的時間。

中國海警局表示,此次中俄聯合演習和聯合巡邏行動不針對第三方,與當前國際情勢和區域局勢無關,旨在鞏固深化兩國海上執法力量友好務實合作,建立完善中俄海上執法力量聯合巡邏的組織和協同機制,增強共同應對各種海上安全威脅的能力。

中國央媒CCTV引用中國海警局的說法,聯合海警艦艇編隊對作業船隻進行檢查,並積極維護北太平洋公海漁業生產秩序。期間,編隊也進行了聯合搜救、聯合損管救生、聯合搜索違法船隻等演練,展現了雙方高效協同配合能力。

全球暖化縮小了北極海域冰層的面積,從而延長了無冰期,為船隻航行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於是,北冰洋航線越來越多地被用作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間的替代貿易路線。

北極地區的商業和軍事價值日益增強

這一變化引起大國對北極地區的商業和軍事價值的高度關注。瑞典國家中國中心(Swedish National China Center)分析師帕特里克·安德森(Patrik Andersson)八月份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指出,因俄烏戰爭而受到西方制裁的俄羅斯在經濟和政治上越來越依賴中國。

“中國投資了俄羅斯在北極的能源項目,與俄羅斯在航運和基礎設施開發方面進行了合作,並在這一具有戰略重要性的地區進行了軍事演習,”安德森說。

除此之外,中俄軍機在阿拉斯加附近的聯合巡邏行動也在增加,更引起美國和加拿大的警覺。安德森表示,雖然目前還不能確定中俄是否真的要在北極地區建立更緊密的軍事合作,但中俄的軍事存在可能為週邊地區帶來潛在的威脅。

美國國防部在七月發布的報告說,鑑於中國和俄羅斯也在北極加強軍事和經濟合作,美國將擴大其在北極的軍事部署和監視範圍。

新加坡聯合早報週三報導引述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希克斯(Kathleen Anne Holland Hicks)的話說,美國看到中俄在北極不斷加強軍事和經濟合作,中國除了是俄羅斯在北極開發能源的主要資助者,也與俄軍在阿拉斯加外海舉行聯合軍演。

希克斯警告說,中俄在極地的聯合活動可能增加誤判、事故和環境退化的風險,美軍須做好應對準備。

聯合早報說,中國雖然不是北極國家,但正在試圖獲得影響力,以在區域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美國國防部報告說,中國在北極運作三艘破冰船進行軍民兩用研究,測試無人水下航行器和極地固定翼飛機。

路透社說,中國和俄羅斯一直在共同開發北極航線,俄羅斯在西方制裁下尋求向中國輸送更多石油和天然氣,而中國則尋求替代航線以減少對東南亞馬六甲海峽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