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中國的新歷史起點*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 “走過五千載歲月滄桑,歷經一百年興衰沉浮,當代中國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前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也感覺到中國大變革的即將來臨。他說:“變革即將發生,而且它的腳步不會減緩,它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更為強烈。”
變革的呼聲不僅僅體現在中國的社會、政治和經濟體制上,它也體現在中國的外交策略上。
如果用30年的週期來回顧新中國的歷史,從1949年到1978年毛澤東主政期間,中國的外交政策是向全球輸出共產革命。而在1978到2008年的第二個30年,鄧小平採取了韜光養晦的外交指導原則,為中國的發展創造和平的國際環境。
*中國面臨的“成功的危機”*
但是自從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就面臨著所謂的“成功的危機”。中國實力的增強並沒有改善中國的國際處境,反而給中國的外交帶來了新的困境。
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助理研究員陳至潔:“中國物質力量的崛起,因為它背後沒有明確的理念的支撐,人家也不曉得它到底要做甚麼,所以人家要不就兩邊押寶,避險,要不然就是增強自己的實力,自己很弱就只好倒向另外一邊的強權,所以今年的確是到了張力非常強的時候。就在今年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國力的強盛也就代表它外交困境的開始。”
中日兩個東亞鄰國以及全球第二與第三大經濟體之間的關係因為釣魚島的主權之爭而出現前所未有的緊張。中國國內爆發了大規模的反日示威活動。
在南中國海爭端上,中國與菲律賓因為黃岩島問題發生對峙。中國政府在這個問題上的強硬立場不僅引發菲律賓民眾的抗議,也引起亞洲鄰國的不安。
與此同時,美國奧巴馬政府開始將美國的戰略重心東移,開始實施向亞洲再平衡的策略。
*國際與國內輿論的反差*
儘管國際輿論認為中國政府在南中國海問題上的做法日趨強勢,但是中國國內民眾則批評政府的態度過於軟弱。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歷史學系教授劉國柱在談到中國民眾對中菲黃岩島對峙的看法時說:“對付菲律賓海還要這麼費事嗎?他們都這樣想。”
在中國因為89年的六四事件遭到國際孤立的時候,當時中國的最高領導人鄧小平在召集黨政高官時告誡他們要“冷清觀察、穩住陣腳、沉著應付、韜光養晦、有所作為”。
*中國是否要繼續韜光養晦?*
在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今天,中國是否應該告別韜光養晦時代,更公開地在國際事務上與美國分庭抗禮?
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亞洲事務資深顧問的葛來儀說:“這個指導方針對於2013年的中國是否還是合適的?今後,中國是否應該放棄這個方針,採取新的概念來指導其外交政策?或者它是否只強調承擔新的角色和新的責任?它是否應該強調有所作為而不是韜光養晦?我認為,學者們還在繼續辯論這些問題,而習近平政府還沒有對這些問題做出明確的答覆。”
的確,以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王逸舟為代表的所謂防禦性國際主義者主張,中國應該“繼續韜光養晦、積極有所作為”,通過“創造性參與”,尋求在制訂國際事務的規則上擁有更大的發言權。
前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外交政策的主要智囊、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王輯思認為,中國的國際壓力並沒有因為其實力地位的顯著提升而有所減輕,因此必須堅持韜光養晦的戰略思想,但是這一概念也需要與時俱進。他還認為,考慮到韜光養晦這一成語的原有內涵是掩藏自身能力,應該將它更多的表述為“謙虛謹慎”。
而被稱為“強勢民族主義者”或是“新共產主義者”的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閻學通則明確表示,繼續韜光養晦政策將給國家利益帶來傷害,是弊大於利。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在一個演講上被問及韜光養晦是否仍然適應於今天的中國時做出了這樣的回答:“我們完全了解承擔起更多的國際責任以及做出更大國際貢獻的必要。但是這是一個過程,需要時間。我認為,鄧小平教導的基本理念仍然適應於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