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國私營網絡媒體為贏利而試探當局審查底線

  • 美國之音

在中國市場較受歡迎的一些智能手機應用程序。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分析:中國私營網絡媒體為贏利而試探當局審查底線

2018年3月,兩名快手短視頻主播為博取觀看人數,在湖南益陽爬上警車上演“直播”,隨即被逮捕並分別處以12天和15天的行政拘留。當局擔心,這樣的懲罰在新網絡媒體環境下的經濟利益吸引面前並不能形成有效震懾。

一名長期關注中國媒體的觀察人士說,中國的私營傳媒平台在利益驅使和新技術的幫助下正在默許這類挑戰權威的言論和行為,正在以一種頗有創意的方式躲避和削弱當局的網絡審查。

經濟利益促使中國私營網絡平台試探底線

獨立研究學者蔣慧娜(Louisa Chiang)星期四(6月28日)在位於華盛頓的國家民主基金會說:“我們看到更多的資金流入新媒體產業,來自股市和私募股權融資的私人資金一直在流入。所以不像以前,政府通過行政等手段對媒體有更緊密的控制。在新媒體中,現在情況非常不同。”

蔣慧娜在《紐約書評》(New York Review of Books)發表過文章,此前擔任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東亞項目專員和美國駐中國大使館的商務專員。

她在“國際媒體援助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Media Assistance)網站上發表的一篇報告中說, 佣金和廣告收入正在促使中國新興媒體平台不斷測試審查者的底線。

《2018年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報告》說,2017年中國網絡廣告市場規模超過3800億人民幣,網絡廣告、網絡遊戲、網絡視頻成為拉動傳媒產業發展的三大動力,移動廣告佔網絡廣告市場規模的69.2 %,超過了傳統媒體廣告市場總和。

以挑戰權威“博取眼球”的做法顯然已經引起了官方的注意。中國警察網的一篇文章說, 觀眾“打賞”、點擊率可以直接轉化為現金,這樣的利益驅使視頻直播者以反向營銷的方式甘願冒行政拘留的風險獲取金錢利益。

文章還承認:“(網絡)平台並不會主動監管,甚至還存在有意藉機試探官方監管尺度之嫌,'嘴上嚴控,私下放任'的兩面姿態較為明顯”。

中國社交媒體故意“縱容”敏感內容

當然,這類借挑戰權威來進行“反向營銷”的中國草根網絡主播還是少數。大多數主播以娛樂、遊戲、生活等不涉及政治的內容吸引觀眾。

不過,在中國網絡防火牆內,社交媒體和新視頻媒體利用敏感的社會新聞題材(例如上訪、揭露腐敗、曝光強拆等)賺取點擊量、試探審查底線的做法由來已久。

監督世界各地自由民主的非政府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東亞事務高級研究員莎拉·庫克(Sarah Cook)說,新浪微博的內部審查者幾年前就透露,他們試圖在官方下達禁令前盡量延長那些有關社會群體事件新聞的“壽命”,以提高網站點擊率。

投資者有信心公眾號起死回生

獨立研究員蔣慧娜還說,社交媒體上,一些極具影響力的“意見領袖”帳號和草根公眾號因觸及敏感議題被封,但微信和微博往往允許他們在不久後“轉世”,這說明投資者對某些異見聲音的市場號召力仍然抱有信心。

其中一個例子是,前《鳳凰周刊》執行總編、媒體人黃章晉2013年創建的微信公眾號”大象公會”2014年被禁。“大象公會”在三個月後又被解禁,並在2015年獲得600萬元人民幣融資。

據黃章晉本人透露,被禁可能與該公眾號發表了一篇有關新疆維吾爾族青年身份認同問題的文章有關,他的網絡媒體內容被批評為煽動民族分裂。這名負責人說,今後將謹慎處理政治題材。

自由之家:戴著腳銬跳舞仍有別牆外自由

“自由之家”的庫克仍然對中國的網絡自由感到悲觀。她說,要在中國獲得真正的信息自由,仍然需要網絡防火牆之外的信息,因為牆內外的信息價值水平仍然存在差異

她說:“中國的許多網民都想擁有更多的信息自由,想對政府的所作所為有更多的了解,並擁有一個自由的觀點,但這與人們實際能夠獲得的具體信息還是不一樣的。

庫克說:“比如政府的其他形式、《紐約時報》有關中國高層政府腐敗的報導、新疆的情況、法輪功受到迫害等等。你如果只在中國網絡防火牆裡面活動,是很難獲得這類信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