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國際商業和投資界人士日前表示,進入2021年中國在許多領域仍然會給投資者帶來風險。
美國知名財經雜誌《巴倫周刊》(Barron's)星期四(12月24日)的報導說,國際投資者進入中國將面臨的風險來自多個方面,其中包括美中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之間的關係重新調整和競爭的加劇,再就是“阿里巴巴集團”這樣的上市互聯網巨頭,在中國國內面臨更加嚴格的監管和審查。
此外,分析人士擔心,即使當選總統拜登1月20日後開始執政,可能會尋求更平穩和多邊化策略;但是美中之間的緊張關係不太可能很快解凍。
高科技領域仍將繼續是美中摩擦的焦點,美國可能會繼續通過商務部的製裁實體清單等工具,來限制中國公司和實體獲得美國的高新技術。因此,拜登政府提名何人擔任商務部長職務備受關注。
分析人士正在關注拜登政府提名誰擔任商務職位,有人預計,可能是有技術背景的人能夠通過限制的細微差別。
人權問題或成為2021年美中雙邊關係因素
分析人士稱,明年美國對華關係的第一波行動可能會涉及人權領域,其中包括中國政府對新疆維吾爾人的待遇,以及北京對香港人權和民主體系的鎮壓。
中美商會負責政府事務的副總裁安娜·阿什頓(Anna Ashton)對媒體表示,第一項措施將包括通過《維吾爾強迫勞動保護法》,該法案已經在國會眾議院通過,正在等待參議院的投票。阿什頓說,這項立法可能會影響所有進口到美國、在新疆或者相關的設施中生產的商品。
這項法案如果獲得批准實施,其影響將是深遠的:新疆地區是世界棉花的主要生產地之一,也是西紅柿、稀土礦物、電子元器件以及石化產品的主要來源。涉及的公司企業種類繁多,如紡織和服裝製造商、番茄醬製造商和一系列可能相對應的技術公司。
美國國家安全考量
美國五角大樓已經確認了幾十家與中國軍方有聯繫的中國公司,包括芯片製造“中芯國際”和石油巨頭“中海油”(CEO)。美國最近限制對這些公司投資的舉動,導緻美國的主要指數提供者將其移除。
資深全球投資商、“GQG Partners”的董事長兼首席投資官拉吉夫·賈因(Rajiv Jain)說,“如果有一些公司具有中國軍方背景的公司做生意,中海油就是一個警鐘。與中國的國有企業,甚至是一家私人公司做生意,你都必須小心又小心。”
賈因認為,特朗普政府已經在這方面採取了行動,並且鞏固了美國的對華政策;即使是拜登上任後想改變的話,也很難做出太多改變。而這將為國際投資者進入中國索要面臨的更高的風險之一。
來自中國內部的風險
中國金融科技巨頭螞蟻集團(Ant Group)的首次公開募股受挫和馬雲的被約談,中國已經開始對從支付到社交媒體的互聯網公司的爆炸性增長,採取反壟斷監管。這一些列發展令投資者們感到不安,使得他們突然意識到必須要面對中國國內的監管風險
隨後,中國反壟斷監管機構表示,目前正在對“阿里巴巴”展開調查,但是沒有透露進一步的細節。
美國紐約市一家資產管理公司範·艾克(VanEck)的資深新興市場經理人戴維·森普爾(David Semple)對《巴倫周刊》說,“中國的許多規則不夠詳細,這意味著存在廣泛的灰色地帶。在快速發展的經濟中,公司進入並佔據灰色區域之後,監管規則自然也就收緊了。”
森普爾認為,中國政府的監管審查,尤其是反壟斷壟斷措施,在短期內可能是中國科技股持續波動的一個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