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弘毅投資擬通過SPAC在美上市 來集資還是規避審查風險?

  • 美國之音

位在紐約的納斯達克股票交易所 (路透社 2020年12月10日)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中國弘毅投資擬通過SPAC在美上市 來集資還是規避審查風險?

近日,中國私募股權公司弘毅資本準備在美上市,計劃通過設立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在美國集資三億美元。與中國官方資本有密切聯繫的弘毅進軍美國,引發美國投資界的關注。

美近兩年掀起SPAC熱潮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安德森管理學院傑出金融學教授,Goldyne and Irwin Hearsh貨幣與銀行學講席教授蘇布拉馬尼揚(Avanidhar Subrahmanyam)解釋,SPAC全稱是“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ies) ,即所謂的“空白支票公司”,它進行IPO並籌集資金,承諾最終將投資於一家實體公司,但沒有告訴投資者俱體是什麼公司。跟可以直接投資的IPO不同。 SPAC前兩年在美國快速興起並在去年掀起熱潮,而在其他國家或地區,比如香港,還未被允許。

南加州大學金融與商業經濟學副教授施瓦茨(Mick Swartz )指出,SPAC的快速增長甚至讓金融學家提出擔憂。 “去年90家SPAC中的85家表現良好,而今年僅兩個月就有133家SPAC上市。 散戶投資者希望能參與大企業成長初期的增長是對SPAC需求量激增的主要原因。

施瓦茨指出,由於新上市公司的數量近十年來急劇減少,許多散戶沒有機會投資成長初期的小公司。 “SPAC所做的就是滿足那些對仍在快速成長的公司的投資需求。否則,當這些公司成長十年後上市時,散戶投資者並沒有真正獲得增長的那部分。 SPAC解決了這個問題。”而中國的私募股權公司成為SPAC “將為美國散戶提供投資中國公司的機會,否則他們通常沒有機會投資中國成長中的私營公司。” 因此,施瓦茨表示,“這實際上讓兩個市場建立了聯繫, 讓美國散戶與中國的公司建立了聯繫。”

蘇布拉馬尼揚表示了相同的看法:“假設有外部投資者想投資中國企業,但不知道具體應投資什麼公司,只知道大概哪些領域,他們會去找信任的特定公司,SPAC,讓他們的管理團隊為投資人做出決定。這對於對中國市場了解不多的外部投資者非常具有吸引力。這就是為什麼它們(SPAC)越來越受歡迎,特別是針對中國市場。”

弘毅資本及其強大的資金網絡

中國的資本市場迅速察覺美國投資人的需求,知名交易商對參與炙手可熱的SPAC市場越來越感興趣。據知情人士和《信息》(The Information)審閱的一份上市申請文件顯示,弘毅資本公司正計劃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並籌資3億美元。弘毅公司成立於2003年,是中國赫赫有名的專業私募股權投資公司。

根據在新澤西創立投資公司,從中國來美長期從事市場研究和投資工作的LT先生介紹,弘毅資本與中國官方資本有密切深厚的聯繫。 “弘毅資本是聯想控股的子公司,其他子公司還包括聯想集團和神州租車。而聯想控股隸屬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是中國政府的最高級別智庫和研究機構。”

LT先生表示,弘毅通過SPAC形式在美上市將“繞開眾議院對外國公司在美上市的審查,並可能將中國資本風險帶入美國市場,也可能引入意識形態的問題。”

美國之音向弘毅資本發出的採訪請求在截稿前未得到回應。

然而,施瓦茨和蘇布拉馬尼揚認為弘毅尋求上市更多是資本的驅動, “政治因素和美中關係應該考慮,但這不會對弘毅產生重大影響。”

弘毅資本官網上披露的投資人顯示了它身後強大的資金背景,其私募資金不僅來自傳統的投資銀行,如高盛,新加坡淡馬錫,還包括多國政府基金:加拿大退休基金,美國德州教師退休基金,科威特投資局,阿布扎比投資局,以及中國全國社保基金, 招商銀行, 中國人壽等等,還包括最近加入的蓋茨基金會。

LT先生表示,弘毅能吸引這麼多大投資商,正是由於它和中國政府的關係。 “弘毅投資的項目上市的比例高達21%, 在上市需要排隊拿牌照的中國,這個上市比例是最高的,這也反映了弘毅有政府關係,表現穩定。”

蘇布拉馬尼揚認為,多國政府養老基金對弘毅投資的原因是他們需要達成6% 的收益以達成託管目標。 “目前,大多數債券的收益率為3-4%,但他們希望獲得6%的回報。… 弘毅資本公司的一大優勢是他們擅長選出優質的中國企業,這就是為什麼它能吸引這些養老基金投資者。”

施瓦茨進一步表示,“大多數養老基金都是保守的,這意味著他們進行了大量研究, 才會作出決定。對任何類型的投資,尤其是國際投資,他們都會盡職調查。所以這表示他們對弘毅的管理團隊充滿信心。”施瓦茨同時表示這些投資者都是長期的,他們的目標是20年或30年。

“國企投資專家”的轉型 - 弘毅的投資領域和效益

弘毅在官網上發布,公司將主要在醫療保健和消費品等領域進行投資。對此, 施瓦茨表示,隨著中國人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在未來很長時間對醫療保健會保持強勁的需求。

蘇布拉馬尼揚對此表示謹慎,他認為投資者還需要做更多研究才能確定這兩個領域到底是不是資本追逐的熱點。 “就中國國內市場而言,移動金融技術似乎是未來,但沒有任何資本對此領域感興趣。我並不認為醫療保健和消費品是中國國內市場的未來。”

蘇布拉馬尼揚提醒投資者對國際市場要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斷。 “弘毅有良好的投資記錄,他們投資了字節跳動,我們知道TikTok已經是知名品牌,但他們同時也投資了Ofo,一家中國自行車租賃公司,卻失敗了。”

根據LT先生的數據,“弘毅管理投資規模高達800億人民幣,主要通過私募,對沖和現在的公募三種形式進行投資。但作為知名投資公司,從2003年成立以來資本回報率僅有7%,並不算高。”

至於投資領域,弘毅自創立以來就開始關注國企改革改制,以大型併購投資為主要模式。據中國多家媒體及公開資料顯示,2003年至今,弘毅投資參與了33家國企的38個改制項目,投資金額逾190億元,投資標的包括中糧資本、中聯重科、石藥集團、快樂購、城投控股、錦江股份等項目。 LT先生指出,“弘毅作為國企投資專家,30%是國有企業投資,擅長幫國有企業資產重組,中國玻璃是它迄今為止最好的業績。”

2018年以來,弘毅開始轉型, 進軍移動互聯,新消費,大健康和文化傳媒領域。 LT先生告訴美國之音,“弘毅總裁趙令歡在某訪談中透露,弘毅將重點投資中國軍工和5G產業。” “弘毅也同時參與了大量黨媒投資合作,包括2019年新華炫聞, 2020年與人民日報合作投資數字化宣傳系統以及對鳳凰網的投資。”

LT先生認為“弘毅在圍繞官方策略做投資。而弘毅上市後,可能會將美國的資金用於中國大型國有企業,也將通過資本的渠道繞開對中國軍工投資的限制。”

中國公司赴美SPAC成新潮流?

據美媒報道,今年在SPAC這種新的籌資狂潮席捲下,華爾街已與十幾家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接軌,以尋找准備上市的快速成長的亞洲技術公司。自從去年在美國籌集了創紀錄的逾700億美元資金,使其成為2020年華爾街最熱門的投資趨勢之一後,亞洲許多準備上市的科技獨角獸很可能會採取行動。

LT先生相信“繼弘毅之後,一定會有更多中國公司參與這種形式”。一方面,“中國將看中美國SPAC這種高效的募集資金方式,而且取得上市資源的成本只有傳統IPO的25%。” 另一方面, “SPAC是在海外虛擬公司之外探索一種中國公司赴美上市的新路徑。”

“中國公司赴美上市必須經過中國政府的多道手續, 所以通常通過VIE(海外虛擬公司)結構上市,比如百度,微博,新浪, 而美國股民買到的是這些離岸公司的股票, 不是真正的中國公司的股票,中國政府理論上可以不承認這些離岸公司。” 而兩國政府一直對VIE怎麼處理沒有達成共識。 SPAC的出現或許 ”提供了繞過中國對外投資監管的新渠道。“

蘇布拉馬尼揚教授認為,中國SPAC的興起主要是順應了美國投資者的強大需求。對於希望在中國投資的投資者,與一家具有中國業務前景專業知識的公司合作,將很有吸引力。他提醒投資者要對SPAC投資的公司進行分析,判斷。 ”通過SPAC上市,是因為他們覺得該行業很熱門,而現在中國整體很熱門,因此他們想進行IPO來利用這一優勢。投資者必須注意不要投資於高估股票。如果這個行業很熱,那麼這個行業可能會被高估。那些養老基金投資私募是由一支經驗豐富的分析師組成的隊伍來評估企業的價值,個人投資者使用的工具有限,應當謹慎行事,不能盲目相信SPAC, 避免投資於價格太高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