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中國地震局說,在此次遭受地震的雲南山區,當地房屋以磚混合土木結構為主,部分房屋以夯土承重而且老舊,抗震性能差。
因此,在此次6.1級地震中,絕大多數遇難的人是死在倒塌的房屋之下。龍恩深是四川大學災後重建與管理學院的教授。
他說:“最近幾年,從汶川地震,還有雅安、蘆山地震,它們當時還都是有一定的影響,包括對於防災減震的意識,都應該是有所提高吧。但是它處於當地的經濟、歷史狀況,很多建築的抗震能力比較差。”
在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造成數萬人遇難後,中國提升了建築抗震標準,並且給地震易發地區的居民提供補貼用以建造更加堅固的住房。
但是中國媒體報導說,這當中有一些漏洞。
雲南的一名當地官員告訴北京的《新京報》說,雲南省六年前就在農村地區啟動房屋改造計劃,但是收效甚微。
他說,在上周遭受地震的魯甸縣,只有0.08%的房屋完成了改造。
當地居民告訴《新京報》,他們獲得的補貼不夠支付購買材料、運送材料到村里以及請建築工人的費用。
香港中文大學建築系教授吳恩融(Edward Ng)一直與四川各地方政府合作,將不同的抗震設計應用於房屋建造。
他說:“雖然政府有補貼,但是你仍然需要設計一種廉價房屋,使補貼可以覆蓋大部分的建造費用,否則就無法推廣到市場上去。你不可能設計像日本為本國國內市場建造的那種抗震房屋。”
2008年,吳恩融幫助四川遭受地震的一座村莊進行了重建,他使用的是當地的材料,包括房屋在地震中倒塌後剩下的殘片。
這種房屋結構可以承受地震的主要衝擊力,讓居民在房屋倒塌之前能有幾個小時的逃生時間。
吳恩融表示,當地政府願意接受這些方案。
他說:“他們自己無法解決這個問題,當地村民又急需幫助。”
中國政府已經計劃到2020年將抗震標準擴展到中國所有的建築。
但是分析人士認為,政府的計劃可能會在城市獲得成功,但是要在農村地區成功,政府仍舊面臨巨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