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全社會“反間諜” 中國國安部稱查禁數百個“非法涉外氣象探測站”

  • 美國之音

天安門廣場上的攝影機(路透2023年10月18日)

中國政府推動全社會“反間諜鬥爭”,現將矛頭指向氣象數據。中國國家安全部週二(10月31日)稱,發現數百個「非法涉外氣象探測站」實時向境外傳輸氣象數據,其中包括接受外國政府資助、及設立在軍事單位週邊的探測項目,已依法進行查處。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推動全社會“反間諜” 中國國安部稱查禁數百個“非法涉外氣象探測站”

中國國家安全部31日透過微信公眾號發布此訊息稱,國安機關調查中國全國境外氣象設備代理商10餘家,檢查涉外氣象站點3000餘個,發現分佈在20多個省份的數百個「非法涉外”氣象探測站點。

國安部稱,這些氣象探測站點,有的探測計畫受境外政府直接資助,部分觀測點設立在軍事單位、軍工企業等敏感場所週邊,進行海拔核准和GPS定位,有的佈設在主要糧食產區,分析農作物生長和糧食產量。

中國國安部表示,有的站點甚至「長時間、高頻次、多點位即時傳輸」至外國官方氣象機構,服務於外國國土安全和氣象監測,「對我國家安全造成風險隱患」。

國安部稱,這些氣象探測活動未向主管機關申請許可,也未向主管機關匯交氣象資料,向境外傳輸氣象資料未經主管機關審批,違反《涉外氣象探測與資料管理辦法》《資料安全法》等相關規定;國安機關已聯合氣象、保密部門,依法進行查處。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今年7月推出新版《反間諜法》。該法強化反間諜工作,嚴禁傳輸與國家安全相關的任何訊息,擴大間諜定義和解釋空間,將任何當局認為涉及國家安全的事項都囊括其中,同時增加了政府搜查、扣押和實施個人出入境禁令的權力。

美國國家反情報與安全中心(NCSC)今年7月報告示警,中國視數據外流為國安風險,在中國的美國企業和個人可能因傳統的商業行為面臨懲罰,且《反間諜法》的模糊之處,使「任何文件、數據、材料或項目」都可能被視為與中國國家安全有關,結果導致記者、學者和研究人員處於危險之中。

在新版《反間諜法》實施一個月後,中國國安部8月開通微信公眾號,首篇文章就是聲言“反間防諜需要全社會動員”,敦促中國公眾參與“反間諜鬥爭”。此後持續頻繁發布文章,除了宣傳「反間防諜」之外,也為引發爭議的「反間諜行為」辯護。

廣州媒體人Linda接受美國之音訪問時表示,中國國安部是在美中競爭的大格局下,刻意在民間製造對外國的敵對情緒,培養老百姓的仇外意識。尤其,現在中國的經濟狀況非常差,當局必須做出一些轉移視線的準備來做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