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動態清零”的防疫政策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稱為“不可持續”之後,中國政府星期三(5月11日)對此展開反擊,將譚德塞的說法描述為“不負責任的言論”。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中國政府對疫情和病毒“零容忍”的政策以及動輒為此封城鎖地的做法近來飽受爭議。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開始解封,恢復正常生活和生產之際,中國幾十個城市仍然強行被置於不同的封控措施之中,不僅引起世界衛生組織和醫學專家的關切,也導致中國國內民怨鼎沸。
封控措施不僅嚴重侵擾民眾的正常生活,讓有些人連日常的吃喝都無法保障,疫情之外的疾病患者就醫難,而且停工停產重創經濟,連依賴中國生產供貨的外國企業和民眾也深感挫折。
中國商業和金融中心上海目前的疫情與高峰時相比,已經大為趨緩。但是已經持續六個星期的嚴厲封控措施卻並未得到真正的緩解。上海市官員星期三表示,上海半個市區已經達成“清零”目標,但是為此實施的封控措施仍將繼續。
在中國首都北京,疫情雖然不及上海的一個零頭,但是嚴厲的封控和封管措施卻不斷加碼。
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的“動態清零”政策之所以能夠不惜一切代價得以維持,就是因為它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決定與堅持,也像徵著他的治國理念。由於中共今年秋天要召開20大,而且習近平將在20大上打破中共前元老鄧小平立下的規矩,謀取第三任期,因此任何質疑“動態清零”政策的聲音都被視為雜音甚至敵意。
通常避免公開評論政府政策的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星期二的一場記者會上談及中國的“動態清零”政策時,十分罕見地表示,這一作法難以持續。
“當我們談論COVID-19清零戰略時,考慮到現在病毒的習性以及我們所預期的未來,我們認為這是不可持續的措施,”譚德塞說。
“我們已經與中國專家談論過這個問題,我們認為這種作法無法持續下去,轉而採取另一種戰略非常重要,”譚德塞又說。
中國的官方媒體完全沒有報道譚德塞的相關評論,他的談話在中國的社媒上也遭到封殺。
而北京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星期三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及這一問題時,則不指名地抨擊了譚德塞的評論。
“我們希望有關人士能夠客觀理性看待中國的疫情防控政策,能夠更多地了解事實,不要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趙立堅說。
“中國政府從自身國情出發製定並實施‘動態清零’政策…就是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同時以良好的防控成效保障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穩定發展,”趙立堅又說。
世衛組織以及其總幹事譚德塞在新冠疫情爆發初期,曾被指責立場過於接近北京;譚德塞2020年2月訪問北京時,曾受到習近平的接見,他當時還曾高度讚揚中國政府嚴厲的防疫措施。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一度指責世衛組織親中,還曾一度退出世衛組織;不過拜登總統主政後,美國又恢復了世衛的會員身份並與世衛展開合作。
由於中國官方統計的新冠疫情死亡人數累計僅為5000多人,遠遠低於美國將近100萬的死亡人數,因此中國政府常常為其以“動態清零”為代表的嚴厲封控措施感到自豪。
由某些美中科學家作出的最新模型顯示,如果中國放棄目前實施的“動態清零”政策,中國在推動疫苗接種不力或病患無法及時就醫的情況下可能面臨150萬人染疫死亡的風險。
中國人口的疫苗接種率雖然很高,但在80歲以上的高齡者中,卻只有一半的人接種了疫苗。
根據多家媒體報道,聯合國官方微博曾發布譚德塞有關清零政策不能持續的評論,但是這篇發文迅速遭到刪除。在中國微信上搜尋譚德塞的評論不僅沒有結果,還會收到可能“違反法規”的提示。
“這說明北京對任何人挑戰其防疫零容忍政策都是零容忍,”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助理教授方可成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
“這個問題已經完全政治化,任何不同意見都可能被視為對最高領導層的挑戰,”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