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個月以來,上百萬用戶在美國的社交媒體平台"藍天"(Bluesky)上註冊了帳號,一時間讓這款剛起步不久的應用程式成為了輿論的焦點之一。這其中不乏是對社媒平台X(前身為“推特”,Twitter)感到厭倦或是對X平台擁有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支持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感到不滿的老推特用戶。然而,數位安全和外國影響力行動的專家擔心,這一爆發性的增長可能讓"藍天"成為包括中國和俄羅斯在內的外國宣傳和虛假資訊的下一個目標。
美大選後突如其來的用戶成長
今年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後,"藍天"迎來了一波新用戶註冊潮,曾經一天之內就有100萬新註冊用戶。 10月24日,"藍天"的官方帳號透露平台上的用戶人數為1,300萬人。截至12月17日,這個數字已經幾乎翻倍,來到了超過2500萬。
在一篇受歡迎的貼文下,不少"藍天"用戶給了自己轉戰到這個平台的原因。其中大多數表示是出於對社媒平台X的不滿,例如太多的廣告、太多刻意引發爭吵的釣魚帖文,缺乏有意義的交流以及詐騙帳號和機器人氾濫等等。
“感覺這裡更加平靜,沒那麼多的憤怒。” 一名用戶寫道。
2019年,「推特」的創始人之一傑克·多西(Jack Dorsey)以研究新的社交平台形式為目的,創建了「藍天」計畫。 2021年,“藍天”脫離“推特”,成為了一家獨立的公司。 2022年底,推特被馬斯克以44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後來更名為X。
和“推特”一樣,"藍天"也是一款以文字為主的“微網誌”(Microblogging)式社媒。平台主打的特色是用戶有更多權力控制自己想看、不想看的內容。
"藍天"依然處於發展的早期階段。在以邀請碼的形式小規模運作了一年後,"藍天"在今年2月才宣布對所有用戶開放使用。
根據"藍天"總裁傑伊‧格雷博(Jay Graber)在平台上發布的一則帖文,該公司目前依然只有20名左右的全職員工。
自由派用戶或成為中俄政治宣傳目標
在12月初做客一個播客節目時,"藍天"的營運長露絲·王(Rose Wang)曾表示"藍天"無意於推廣某種政治傾向。
“我們沒有試圖推動任何政治觀點,也沒有主張某種特定的信仰體係比其他的更好。” 露絲·王說道,“我們所追求的是健康的對話,無論這些信仰是什麼。”
然而,許多在美國大選後加入"藍天"的用戶都是對X平台擁有者馬斯克以及他支持的當選總統特朗普的批評者。這讓不少評論人士擔心這會讓"藍天"成為自由派敘事的“回音室”。
大量政治左傾用戶的存在也讓"藍天"成為了包括中國和俄羅斯在內的外國勢力在政治宣傳上可能針對的目標。
在戰略對話研究所(Institute for Strategic Dialogue)追蹤外國資訊行動的資深研究員喬·博德納(Joe Bodnar)對美國之音表示,加薩的衝突、美國的槍支暴力、美國在全球的影響等都是“在美國最具有爭議性的話題”。而俄羅斯官媒的敘事在某種程度上會引起西方左翼反建制派的共鳴。
“克里姆林宮想要讓放大這些爭吵,” 博德納指出,“有時,這意味著他們會附和(美國的)左派。”
中俄媒體進駐“藍天”
俄羅斯政府控制的媒體“今日俄羅斯”(RT)的至少三個官方帳號已經加入了"藍天"。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專門針對巴西市場的帳號也在"藍天"上活動著。
至少兩個中國官媒的帳號也登陸了“藍天”,它們分別是中國環球電視台(CGTN)和其歐洲分部(CGTN Europe)。
"藍天"目前並沒有一套官方的帳號認證標籤。想要認證自己帳號的個人和機構只能透過連接自己的網站網域和"藍天"帳號,達到認證的效果。不久前,"藍天"負責平台安全的官方帳號表示,正在“探索”其他加強帳號認證的方法。
美國之音也在"藍天"上發現了一個自稱是《中國日報》、一個自稱《環球時報》和兩個自稱《人民日報》的帳號。不過,這些帳號並沒有和機構的官方網站綁定,因此美國之音無法確認其真實性。美國之音向《中國日報》、《人民日報》和《環球時報》發出了詢問請求,但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應。
和莫斯科一樣,北京在部分國際議題上的立場也和西方的自由派較為一致,特別是在呼籲加薩立刻停火上等。然而,俄羅斯和中國官媒的觀察家認為,"藍天"使用者的自由派傾向也可能成為中俄宣傳遇到的最大障礙之一。
“總體上說,在一個新平台上建立起觀眾群總是有挑戰性。” 博德納告訴美國之音,「『"藍天"也並不是最歡迎俄羅斯官方敘事的地方。」
曾為中國官媒新華社和《中國日報》工作過的英國人肖恩·海恩斯(Sean Haines)在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裡也表示,許多北京推廣的敘事將很難在"藍天"上找到受眾。
“該平台目前主要傾向於西方自由主義,因此對於那些試圖推動明顯民族主義觀點的人來說,將是一個艱難的挑戰。” 他寫道。
「去中心化『的內容審核模式或被假訊息行動利用
官方媒體只是中俄推廣其敘事和宣傳的多個管道之一。過去幾年裡,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隱藏的假訊息行動對西方國家的民主制度造成威脅。在剛過去的大選期間,來自中俄的假訊息試圖讓美國的選民對大選的公正性產生質疑。
“我不認為和X或其他社交平台比起來,"藍天"在(應對)影響力行動方面更為薄弱。”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安全研究中心的研究員詹尼弗·維多利亞·斯卡雷爾(Jennifer Victoria Scurrell)表示。
不過,她認為,"藍天"目前的內容審核模式是有瑕疵的,這會給惡意行為者可乘之機。
在2019年宣布"藍天"計畫時,多西在一系列推文中指出,開發"藍天"的原因之一是推特在內容審核上的控制權太大。
以“中心化”的方式執行全球不同的政策以應對濫用和誤導性訊息,從長遠來看,可能難以擴展,同時會給人們帶來過大的負擔。多西寫道。
根據公司網站,“藍天”的使命是開發並大規模應用“開放和去中心化的公共對話技術。”
為了更好地實現“去中心化”,“藍天”將一大部分內容審核的權力下放給了用戶,讓每個用戶依照自己的喜好,決定自己看得到、看不見的內容。
"藍天"將這項政策稱為"可疊加"(Stackable)的審查:平臺本身有一套審核政策,會對一部分內容進行偵測和標記,例如成人內容、極端主義內容、威脅、不實資訊、虛假帳號等。在此基礎上,使用者可以自行設立一套審核系統或訂閱其他使用者所設立的審核系統,以過濾或標記特定的內容與帳號。
"藍天"的網站舉例說,用戶可以自己設定一套專門過濾蜘蛛圖片的審核系統,任何訂閱了這個系統的用戶都不會在平台上看到蜘蛛的圖片。
但斯卡雷斯認為,這樣的內容審核方式是一把雙面刃。她支持擁有不同價值觀的群體和社會應有不同的審核原則,但將審核外包給普通用戶也會帶來嚴重擔憂,因為在這樣一個"去中心化"的平台上,任何「節點」都存在被盜取並用於傳播虛假資訊的風險。
"如果整個系統都被一群機器人劫持了呢?"她問。
專家:"藍天"需了解中國的輿論管理方式
「藍天」在過去幾個星期爆紅之後,一些研究外國虛假資訊的專家已經呼籲"藍天"部署政策,應對可能很快就會出現的外國影響力行動。
中國事務獨立研究員、前自由之家中國研究主任莎拉·庫克(Sarah Cook)就在一篇文章中表示,"藍天"有必要為官方附屬的媒體帳號加上標籤。 「推特」就曾執行過這樣的政策。 「推特」一度標記了和中國和俄羅斯等外國政府有關的媒體帳號,並大幅限制了它們的內容在平台上的傳播。但這個政策後來被取消。
在12月初的播客中,營運長露絲·王透露,"藍天"正考慮增加像X那樣的「社群筆記」(Community Note)功能,即部分用戶可以為存在不實內容的貼文添加註釋。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安全研究中心專注中國方面數位威脅的資深研究員尤金·本尼卡薩(Eugenio Beinicasa)指出,除了製定一些傳統的反虛假信息政策外,了解並防範正在中國蓬勃發展的公共輿情監測產業將有助於"藍天"在這方面"處於領先位置"。
他告訴美國之音,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加上維持社會穩定的戰略目標,讓中國在輿情監測領域"具有獨特的優勢"。他指出,在中國,不少提供輿情監測服務公司都和政府建立了合作關係。北京的拓爾思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就在其官網上公開表示中國國務院"某部門"是其客戶。
班尼卡薩指出,這樣的工具可以輕易地用來監測西方社會媒體平台上的內容,並透過部署機器人等方式製定相應的輿論影響行動。
總部在南京的博智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出售這樣的輿情監控和影響服務。根據其產品簡介,博智“輿情陣地管控系統”可透過“佈局大量擬人化社交帳號組成網絡輿論力量”,對X、臉書、YouTube等“境外主流媒體”進行“網評管理工作”。
本尼薩卡指出,輿情監測工具導致中國的影響力戰略不斷進化,因此,對此進行研究非常重要,"以發現可能被忽視或新出現的薄弱之處,從而製定有效的防護措施。"
美國之音向"藍天"發出了多個詳細的問題,詢問"藍天"將如何應對來自外國的影響力行動和政治宣傳。截至發稿,"藍天"尚未回覆美國之音的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