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東盟(ASEAN)國家星期四(7月13日)同意努力在三年內完成一個拖延已久的不侵犯條約,以避免在繁忙的南中國海經常發生的領土爭端演變成重大武裝衝突。
美聯社報導說,一位參與會議的匿名東盟外交官表示,東南亞國家聯盟十國的外長同中國的最高外交官員、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在印尼首都雅加達舉行會議,就在2026年秋季前完成南中國海行為準則談判的指導方針達成共識。
報導表示,根據這個指導方針,東盟與中國的一個聯合工作小組“應當在三年內或更早,依據國際法,包括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努力完成一個有效及實質性行為準則的談判”。
這個指導方針呼籲中國與東盟舉行更多的會談,並開始就最有爭議的議題展開談判,包括這一區域準則是否應當具有法律效應以及其地理範圍等。
另據中央社報導,印尼外交部在東盟外長與王毅會晤後發布的新聞稿表示,東盟(ASEAN)與中國就加速南中國海行為準則(COC)談判的指導方針達成共識,但未透露指導方針的細節。
印尼外交部長蕾特諾·馬爾蘇迪(Retno Marsudi)表示,東盟與中國完成了加速實質性談判南中國海行為準則的指導方針,雙方必須努力加強夥伴關係,中國則必須成為東盟值得信賴的伙伴,維護開放、具包容性的地區架構。
馬爾蘇迪說,中國是東盟維護印太地區和平、穩定與繁榮的重要夥伴,在經濟上,中國是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也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兩方的貿易額達9750億美元。
中國和東盟簽署了一個非強制性的2002條約,呼籲對南中國海有主權聲索的國家避免可能激發武裝衝突的侵略性行為,包括佔據島嶼和島礁。不過,違犯行為持續發生。
約十年前,中國將南中國海最有爭議的斯普拉特利群島,也就是中國所稱的南沙群島的七個有爭議的島礁擴填為人工島,並設立軍事設施,包括導彈發射架,引發其他南中國海主權聲索國家、美國及其盟國的震驚。
隨著緊張局勢不斷升級,東盟與中國同意談判達成一個行為準則。但是有關南中國海行為準則的談判因為中國與其他主權聲索國家的重大分歧而被拖延多年。
中國的談判人員建議該行為準則限制外國勢力在有爭議水域的存在及活動。但是東南亞的外交官們表示,涉及談判的美國的盟友反對中國的提議,因為這些國家認為,華盛頓在有爭議的南中國海可以發揮抗衡北京的關鍵作用。
中國依據其“九段線”歷史地圖宣稱幾乎對整個南中國海擁有主權,其“九段線”地圖的最遠端距離中國大陸海岸超過1500公里,侵入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尼的200海裡經濟專屬區。中國幾十年來與其他亞洲對南中國海有主權聲索的國家和地區處於爭執之中,包括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和台灣。
南中國海據信擁有豐富的海底資源,包括石油和天然氣。這一有爭議海域也是全球最繁忙的海上貿易通道之一,每年有價值幾萬億美元的貨物經過這一海域。
2016年7月,聯合國下屬的海牙國際常設仲裁法院針對菲律賓在2013年對中國提出的南中國海案的起訴,作出中國的九段線主張非法和無效的最終裁決。裁決還包括中國侵犯了菲律賓對其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主權,中國對南中國海自然資源不享有基於“九段線”的歷史性權利等諸多內容。
中國不承認國際常設仲裁法院的權威,也不接受這一仲裁結果。
美國對有爭議的南中國海海域沒有任何主權要求,但是主張在這一具有戰略意義的國際海運水域具有自由航行權。而且針對中國近年在南中國海一些島礁的軍事化等咄咄逼人的行為,也派遣海軍艦艇和戰機在該海域巡航,促進航行自由並挑戰中國的所謂領海主張。
有爭議的南中國海水域已成為美國和中國在亞洲和其他地區更廣泛競爭中的微妙戰線,也成為中美在海事行動方面緊張的一個熱點。
王毅會後經過媒體聯訪區時,未停下受訪,當被問及會議是否順利時,王毅僅揮手致意,隨即離開。
除了南中國海議題,印尼和東南亞各國媒體關注中國是否願意簽署《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議定書。
對此,馬來西亞外交部長贊比里(Zambry Abdul Kadir)會後透露,中國作出承諾,表示無條件同意(條約)。不過,贊比里未明確表示中國是否會簽署該議定書。
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議定書1995年由所有東盟成員國簽署。該議定書規定,簽署條約的國家不得“開發、製造、或獲取、擁有或控制核武器”、“以任何方式放置或運輸核武器”、或“試驗或使用核武器”。
華盛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