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依照教育部長和黨組書記“一肩挑”的慣例,中科院院士懷進鵬在本月初接下黨組書記後,各界預期他可望進一步於8月20日的全國人大常委會上,正式出任教育部長一職,取代屆齡退休的陳寶生。面對沈疴已久的義務教育亂象,學者出身的懷進鵬未來將如何貫徹 “雙減”政策,以有效減輕中小學生的課業壓力和校外培訓的負擔,將是橫在他眼前的挑戰之一。分析人士說,“雙減”政策所牽涉到的是更宏觀的人口和教育意識型態等國家戰略問題。
新任中國教育部黨組書記懷進鵬的資歷完整,被官媒新華社譽為是“最適合”執掌教育部的人選。現年58歲的他不僅是電腦和大數據專家,還一路從基層教師,做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校長,更是“十八大”以來,首位具“院士”光環的教育一把手。因此,他的人事變動一曝光,從媒體到社群網絡,大部分人士都滿懷期待,懷進鵬能大刀闊斧、整頓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批評過的教育亂象,其中重中之重,就是義務教育的“雙減”政策。
新人舊政 新教長面臨挑戰
只不過,中共中央7月底公佈《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正式定調“雙減”政策並嚴打校外培訓機構以來,這兩週來的民怨可謂沸騰,不僅校外培訓業者一片哀鴻遍野、中概教育股股價大跌,就連家長們對這立意良善的政策也大多不領情。
因此,若懷進鵬一如預期於八月底正式出任教育部長,“雙減”將會是他上任後所面臨的第一道難題。
而在此“新人舊政”的前提下,部分民眾說,他們對中國的教育前景實在難以樂觀得起來。針對懷進鵬的人事案,一位中國網民透過微博貼文提醒他:“事實證明,人民對這幾年的教育是很不滿意的。”而另一位網民則直言批評他即將執掌的教育部“這些年成為了資本的圍獵場。”
更有網民透過微博貼文、語帶悲觀地說,中國教育體系“積重難返,病去如抽絲。看看吧!”似乎對懷進鵬的上任期待不深。
對此,移居上海多年的台商趙先生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如果懷進鵬上任後,只是貫徹執行已落地的“雙減”政策,那麼他擔心,最後恐怕會讓父母社經地位偏低的孩子們,更難以翻身。因為,他說,雙減政策在他看來,只是讓資源的重新分配變得越來越畸形。
趙先生說:“有些老師可能就會針對他班上比較好的學生,他可能就會在校外開課,或者是說家教可能會變相地出現,我自己感覺它(雙減政策)只是會加重資源分配的更加畸形”。
換句話說,中國的應試制度不改,就算表面上“雙減”了,但高競爭強度的升學壓力仍會換個面貌存在,不會消失。
“減負”淪為口號 壓力不減反增
趙先生說,他的小孩入學多年來,他聽過各式各樣的“減負”口號,但幾年過去了,孩子和家長們共同承擔的課業負擔卻不減反增。
趙先生說:“每一個家長都會抱怨說,老師會不停地給家長任務,就是家長要怎麼樣配合學校做功課,要督導學生的功課,而且最好笑就是,你交作業給老師,還必須是全部正確的,就是老師要求你(家長)應該先批過一遍,把他(學生)錯誤的都改正之後再交給老師”。
除了繁重的課業,父母們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放學後還要送他們去參加英文、數學學科類培訓課程。這除了加重孩子們的課業壓力外,校外培訓班年年漲價,也讓家長吃不消。趙先生說,他身邊多數的上海年輕夫妻,月薪不過6、7千塊人民幣(美金1,080元),但光是一門每週兩小時的數學課,一學期就得花上7千元人民幣,更別說一對一的英語外師,也漲到一堂45分鐘的課要價600元人民幣。他說,普通家庭若沒有爺爺奶奶的資助,根本無法負荷。
對於“雙減”這新瓶裝舊酒的政策,趙先生說,很多家長根本看不到減負的曙光。他說,過去兩週來,校外培訓龍頭新東方教育集團的許多線下培訓據點突然關閉,讓家長群裡幾乎像炸開了鍋般,接著就出現一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忙亂景象:有人忙著將孩子往離家更遠的據點送,而有人則是三五成群“開小灶”自己湊人數找地點,再請老師來上課,根本少有人響應中央的政策,讓孩子自此和課後班說拜拜。
校外教培業去資本化
分析人士說,家長對雙減政策的不領情,源自於校外培訓班雖是禁掉了,但升學主義和中考的門坎卻沒有改變。現行普通高中的錄取率仍只有五、六成,這讓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說什麼也要讓孩子提早準備,從小學和初中就開始拉開考試成績,以便擠進那道升學的窄門。
對比家長的焦慮,這兩週來,全中國號稱有70萬家、上千萬從業人口、總市值高達八千億人民幣的教培產業者也是一片愁雲慘霧,尤其是新東方等這些樹大招風的龍頭公司。
根據“雙減”政策之規定,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將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機構、也不准上市融資,甚至溯及既往,“已違規的,要進行整治清理”。這等於迫使培訓機構必須“去產業化”、“去資本化”,立即剝離最賺錢的培訓班,或是轉型為提供文化或藝術等素質教育或是職業培訓的機構。
而且“雙減”出台後,各級政府雷厲風行,嚴打教培業。湖北省多個城市宣布動用“掃黃打非”辦公室,排查校外培訓機構,而北京市場監管局則宣布,已查察各類在線線下培訓超過6千家次。重慶更重拳處理違規違法的培訓機構多達984家。校外培訓業者幾乎跟犯罪畫上等號,彷彿處於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處境。
“雙減”出台 教培業股價暴跌
“雙減”一上路,包括在美國上市的許多中概教育股股價一瀉千里,其中,新東方、好未來等超過10家公司的年內跌幅高達八、九成。而據《中國經濟網》報導,高途集團更宣布直接裁員三分之一,導致上萬人失業。
對於官方把改革大刀砍向近年賺得盆滿缽滿的教培業,位於上海的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大表贊同。他認為,教育本就不該朝私有化發展,因為容易變成以賺錢為導向。
謝國忠也分析,官方以“減負”為名,嚴打校外培訓業,真正想要減輕的並非學童而是家長的負擔。他說,去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暴露了中國生育率不足、人口老齡化的社會問題,在此前提下,為了提高生育率,官方近期放寬“三胎政策”,但官方發現,年輕夫妻不生小孩的主因除了高房價和扶養成本外,每年動輒五、六萬元人民幣的補課費,也是扶養成本中沉重的一環,因此,生養小孩的時間和金錢負荷若無法減輕,家長們是沒有信心生養二胎或三胎的。謝國忠說: “中國文化是吃苦耐勞的文化,但現在看到就是老百姓這個苦吃不起了,這個負擔太重了!所以你這個體制必須要改。”
人口和人才是中國維持國力最重要的戰略。綜合媒體的預測,如果中國新生兒的出生率持續走滑,2050年之後每年出生人口將下降到300萬以下,而死亡人口將達2500萬以上,屆時,人口將嚴重失衡。而2070年後,每年新增的男性勞動力人口將不到150萬,遠低於現在每年有870萬左右的大學畢業生可投入職場。換言之,中國若無法翻轉新生兒出生率驟降的趨勢,50年後中國經濟、社會和國家安全將受到很大的衝擊。
禁外資限外師 強化意識形態
此外,“雙減”新規也禁止外資通過收購、受託經營等方式控股或參股培訓機構。除嚴禁提供境外教育課程外,也嚴格規範外籍師資,尤其“禁聘境外的外籍人員”,這等於直接掐斷國外語言師資在線授課的途徑。
去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滯留中國的外師越來越少,新聘外師也因為簽證等問題無法入境,因此,近期無論是教培業還是公私立學校,都很難聘請到足額的外籍師資。
早在今年3月的全國兩會中,就曾有政協委員提議降低英文權重、並取消其主科地位。 8月6日上海市教委更是劍及履及,直接宣布小學取消英語期末考試,引發民間熱議。
教改反國際化 不利中國發展
不過,中國教育若開倒車,開始排外或拒絕國際化課程,王國臣認為,絕非正途,尤其忽視英文教育對中國這個出口型的經濟體而言,恐怕不切實際。
王國臣向美國之音表示:“英語是國際的語言,所以你要跟全世界打交道或者尤其在科技獨立自主創新的方面,你可能還是要仰賴美國的(語言),或是仰賴英語去溝通、發表,譬如說像SSCI(學術期刊)”。
對於中國教改出現反國際化的聲浪,位於台北的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盧宸緯則認為,這和中共想控制的意識型態有關。她說,義務教育階段形塑學童的國家及世界觀,尤其共產主義國家格外重視價值觀,因此不難想像,中國政府會對外師使用境外教材,透過網絡教學與中國學生互動的教學樣態感到疑慮。
對照近年中國逐漸緊縮的政治氛圍,盧宸緯和王國臣都直言,未來中國會在各校園強化意識形態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