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史話》第109集:北軍火燒亞特蘭大 奪回雪蘭多河谷

  • 美國之音粵語組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波托馬克軍團發動了長達一個月的攻勢。 他們幾乎一直打到南方邦聯首府里士滿的大門口。 不過,北軍將領格蘭特也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冷港戰役北軍共有五萬多人傷亡,而南方邦聯的損失只有約兩萬人。 這場戰役給格蘭特將軍上了重要的一課,那就是,防禦戰術的改進已經大大超過了進攻戰術的改進。

波托馬克軍團發動了長達一個月的攻勢。 他們幾乎一直打到南方邦聯首府里士滿的大門口。 不過,北軍將領格蘭特也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冷港戰役北軍共有五萬多人傷亡,而南方邦聯的損失只有約兩萬人。 這場戰役給格蘭特將軍上了重要的一課,那就是,防禦戰術的改進已經大大超過了進攻戰術的改進。

到1864年秋天的時候,南北戰爭的情況日趨明朗。 南方軍的兵源和軍備都出現短缺,而得到補充的希望又十分渺茫,北方似乎已經勝券在握。

與南方相比,北方軍的兵源更為充沛,裝備也更為精良。 不過,北軍的傷亡和損失也很慘重,這主要歸咎於一種新型子彈的發明。 這種被稱為「米尼彈」的子彈極大地增加了槍支的殺傷力。

米尼彈出現前,沒人能打中三十公尺以外的目標;有了米尼彈,一百五十多公尺以外的目標都不在話下。 配備了這種子彈的士兵,躲在石牆或土牆後面向敵人射擊,對方根本不是對手。

然而,南北戰爭時期的大多數將領似乎無法接受米尼彈。 他們繼續延用米尼彈出現以前的進攻方式,那就是,成百成千人在敵人前面一字排開,聽到進攻的信號後,向前推進,到足夠近的地方時,向敵人開 槍,然後發動衝鋒,用刀子、或索性用拳腳跟敵人展開搏鬥。

這樣做目的是要震撼敵人,嚇倒敵人,讓他們抱頭鼠竄。 不過,南北戰爭雙方將領都逐漸意識到,這種辦法越來越行不通了。 進攻部隊還沒靠近,就已經被防守部隊的子彈擊中了。

在三年半的衝突中,南北雙方都有成千上萬人傷亡,但戰爭還在繼續。 在東部,北方軍越來越逼近南方邦聯首都里士滿。 在西部,北方軍也在謝爾曼將軍的率領下逐漸深入南方腹地。

謝爾曼的目標有兩個,一是要佔領喬治亞首府亞特蘭大,這也是南方剩下的少數的工業城市之一,二是要摧毀約翰斯頓統領的南軍。

謝爾曼比約翰斯頓人多,但是南方軍往往能佔據更有利的防守位置。 遇到這種情況,謝爾曼從來不會正面襲擊,而是繞到南軍身後,逼他們撤退。 謝爾曼的這種戰術屢試不爽。

南方邦聯總統戴維斯以為是約翰斯頓害怕打仗,於是派另一名將領取代他。 此人新官上任,兩天內就對北方軍發動攻擊。 但是進攻沒有充分準備,而且情報又是錯的,結果慘敗。 十一天的戰鬥,南方駐守喬治亞的部隊死傷三分之一,剩下的人無力保衛亞特蘭大,亞特蘭大被北軍攻陷。

攻占亞特蘭大後,謝爾曼又在喬治亞北部地區跟南方軍打了幾場小仗,然後決定向大西洋沿岸的薩凡納進軍。

出發前,謝爾曼下令火燒亞特蘭大。 亞特蘭大幾乎被夷為平地。 謝爾曼的部隊在前往三百五十公里以外的薩凡納的途中,邊走邊燒,開闢出一條一百多公里寬的毀滅之路。 這也就是美國歷史上著名的「謝爾曼遠徵」。

謝爾曼說,他要讓喬治亞人受折磨,要讓南方邦聯的人知道,他們的政府保護不了他們。 北方軍士兵在每個農場和鄉村停下,搶糧食、搶衣服,搶牲口,帶不走和不想要的,就索性毀掉。

他們縱火燒民宅、糧倉、牲口棚、糧食,搗毀店鋪和工廠,還放火燒橋樑,拆掉鐵軌。 日復一日,謝爾曼手下的人在前往薩凡納的途中,活活用火焰燒出了一條通道。

謝爾曼的部隊一路上幾乎沒有遇到抵抗,南方小股騎兵在這支大軍的邊緣騷擾,但是沒有造成任何傷害。 1864年12月22號,謝爾曼到達薩凡納,他傳話給首都華盛頓的林肯總統說,請允許我把薩凡納做為聖誕節禮物送給你。

謝爾曼遠徵重創了南方邦聯,最後只剩下南卡羅來納、北卡羅來納和維吉尼亞。 謝爾曼遠徵給南方士氣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

謝爾曼在薩凡納休整一個月後,1865年2月1號開始揮手北上,目標是跟南方邦聯首都里士滿城外的格蘭特將軍會合。 謝爾曼的部隊途經南卡羅來納,凡是能看到的東西,一律摧毀。

北軍士兵記得,南卡羅來納是第一個退出聯邦的州,是打響南北戰爭第一槍的州,所以這次,他們一路走一路燒,南方軍根本無法阻止。 里士滿西北面的雪蘭多河谷也發生了同樣的情況。

戰爭之初,南方軍就是穿越這條河谷,對北方發動攻擊的,他們從這裡入侵馬裡蘭和賓州,甚至威脅了首都華盛頓的安全。 格蘭特將軍覺得,這條河谷被南方軍霸占得已經夠久了。

格蘭特派兵進入雪蘭多河谷,命令他們摧毀所有可能對敵人有用的東西。 他告訴手下,「吃光維吉尼亞,凡是能到的地方,清除掉一切。」結果農莊被燒毀,糧食被燒光,牲口被帶走或殺掉,糧食一粒不剩,留下的 只有燒焦了的土地。

格蘭特將軍隨後下令謝裡登進軍雪蘭多河谷。 1864年秋天,謝裡登率兵擊敗弱小的南軍部隊,在雪蘭多河谷一個勝仗接一個勝仗。 到1864年年底,整個河谷已經在北軍的控制之下,南方唯一剩下的就是羅伯特·李領導的部隊了。

痛失雪蘭多河谷後,南軍失去了糧食來源,南軍士兵幾乎斷了口糧。 出去找糧食的大車每天都空手而歸。 南軍士兵開小差兒的越來越多,有人回了老家,也有人投奔了北方軍。

南方領袖找不到人來補缺,根本沒人響應入伍的號召。 然而,南方還有一支勞動力大軍沒有派上用場,那就是黑奴。 在這以前,奴隸只為軍隊做些跟打仗無關的工作,修路、架橋、趕大車,但是沒有人當兵。 在北方,數以千計獲得自由的黑人應徵入伍,但是報酬不如白人士兵多。

南方邦聯議會最後沒辦法,開始商量讓奴隸充軍。 有人提出議案,建議凡是願意參軍打仗的奴隸一律可以獲得自由。 這項議案遭到了許多南方領袖的反對。 就算這樣做可以挽救邦聯,他們也不同意。 其中一個人說,「絕對不能武裝奴隸,你讓他們扛槍打仗的那一天,就是這場革命結束的開端。如果奴隸能是優秀的士兵,那就證明,我們關於奴隸制度的整個理念都錯 了。”

羅伯特·李將軍不同意這種看法。 他認為,只要讓奴隸相信,邦聯的勝利對他們有好處,他們就能成為好士兵。 他建議,立即給參軍的奴隸自由。 南方邦聯議會1865年3月通過法案,接受黑人入伍,但沒有保證給他們自由。

然而,一切都太晚了,由黑人組成的軍隊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接受訓練,挽救南方邦聯的命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