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繼香港網媒《立場新聞》上星期三,因多名高層被警方國安處人員拘捕後,即日停止營運,4日後由多名資深傳媒人創立5年的網媒《眾新聞》,亦宣佈星期二起停止運作。《眾新聞》主筆楊健興星期一表示,《立場新聞》的停運,觸發他們在很短時間內決定停止運作,尤其2019年反修例運動後,傳媒被捲入政治巨浪中,成為當局整頓的對象之一,他們認為不能夠在一個感到安全的情況下繼續工作,停運是無可奈何的選擇。香港記者協會對《眾新聞》停運感到痛心及遺憾,認為一再有傳媒機構停運,對香港聲譽所受的影響難以估計。
由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直接制訂的《港區國安法》,2020年6月30日深夜實施,一年半後3家持反對聲音、較具知名度的傳媒機構《蘋果日報》、《立場新聞》及《眾新聞》相繼宣佈停止運作。
香港一星期內兩家網媒相繼停運
香港警方國安處上星期三(12月29日)派出200多名警員,搜查《立場新聞》辦公室,並拘捕多名高層及前高層人員,包括前總編輯鍾沛權、前署理總編輯林紹桐、前董事吳靄儀、何韻詩及方敏生等人,《立場新聞》當日下午宣佈停止營運,網站及社交媒體的內容當晚全部刪除。
其中鍾沛權及林紹桐上星期四(12月30日)被控《串謀發布或複製煽動刊物罪》,被帶到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兩人不獲保釋,還柙到2月25日再次提堂。控方表示,警方需時繼續調查,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立場新聞》停止營運4日後,由多名資深傳媒人創立5年的網媒《眾新聞》,星期日(1月2日)晚在社交媒體宣佈,星期二(1月4日)起停止運作。
楊健興指過去兩年傳媒被捲入政治巨浪
《眾新聞》主筆楊健興及總編輯李月華星期一(1月3日)早上,在辦公室外會見傳媒,楊健興坦言,《立場新聞》的停運,觸發他們在很短時間內決定停止運作,尤其2019年反修例運動後,傳媒被捲入政治巨浪中,成為當局整頓的對象之一。
楊健興說:“過去那兩年,即是反修例(運動)大家都會見到,即是政治社會那個變化相當之大,分化很嚴重、矛盾亦都尖銳,媒體被捲入了這些政治的巨浪那裡,媒體是被捲入了政治那裡,一些媒體亦會有被視為要整頓的對象,甚至有些會覺得整個傳媒會是被整頓的對象。”
楊健興表示,《立場新聞》帶出的問題,是“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的罪名,令他們擔心不能夠掌握執法的界線,他們認為不能夠在一個感到安全的情況下繼續工作。
楊健興說:“盡量我們是不觸犯法例、法律的情況之下,但是那個執法的界線,我們是已經不能夠掌握得很清楚,不能夠在一個不感到平安、安全的情況之下工作下去,記者都是人,都會有家人、都會有朋友,即是在一個不安全的情況之下,大家都會覺得是要認真思考這樣的問題,我相信所有的新聞工作者,都不希望是因為工作,而處於一個這樣的困境。”
楊健興表示,難以評估目前的狀況會持續多久,停運是無可奈何的選擇。
楊健興說:“我們都會覺得即是在現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回想我們5年前想做的事情,那個初心的話,我們覺得已經是、我們很努力地做了5年,但是要再做下去,我們如果是做不到我們想做的新聞,沒有一個大家都安心的情況之下,去繼續做我們想做的新聞的話,停運是無可奈何的選擇。”
記者無畏無懼但不至於付上自由代價
楊健興表示,《立場新聞》因為刊載一些報道及訪問,被控涉嫌“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等罪名,《眾新聞》評估,他們亦有可能觸犯相關的罪名,過往他們處理新聞的準則,現在有可能會出問題,而執法的界線亦令編採人員難以觸摸。
楊健興強調,記者無畏無懼是不怕得罪權貴及財團,但不代表去到付出自由的代價。
楊健興說:“記者我想是無畏無懼,是指我們不怕得罪一些的權貴,我們不怕罵政府,即是如果它們做錯一些政策的東西,我們批評,我們不怕報道一些財團的新聞,我們財政獨立,不擔心我們在財政上我們會受到甚麼壓力,這個是無畏,但是不代表就是說當去到很基本,那個自由是要付出那個代價,這個是很實實在在,我覺得是無論每一個新聞工作者,我相信都不希望遇到一個這樣的情況。”
總編輯指客觀環境改變難以拿是否觸法
《眾新聞》總編輯李月華表示,一直秉持專業判斷去處理新聞工作,她強調一直都沒有改變這樣的工作方式,改變的是外在的客觀環境,令她作為總編輯都難以掌握新聞報道的措詞,會否觸犯新的條例,她作為總編輯對記者有責任。
李月華說:“改變那個就不是我們,而是外在的客觀的環境改變了,這樣有些東西我作為總編輯,其實我都沒辦法去拿揑這個故事、這個報道,或者這句說話,會不會寫了出來是觸犯了那個新改變的環境底下的條例呢﹖如果我沒辦法去、好有信心地帶著我的記者去繼續做的話,即是我作為這個領導階層,我們對記者都有責任。”
李月華表示,香港新聞自由的縮窄已經是很明顯,她認為難以評估目前的狀態。
李月華說:“新聞自由那個縮窄,這個已經很明顯,我相信你不用問我大家都會答到的,你說去到一個怎樣的階段呢﹖因為我們自己是不可能去做一些、不如我做一些‘很安全’的新聞吧,我都不知道‘安全的新聞’是甚麼,所以日後怎樣走下去,是一個大家都會面對的問題,(新聞自由)縮窄了是必然的。”
整體傳媒空間收窄難以報道尖銳議題
楊健興表示,沒有被執法部門接觸過,不過,有直接或間接的訊息提及一些網媒,包括有評論文章點名《立場》及《眾新聞》,他們認為整體傳媒的空間收窄之下,難以再報道尖銳的議題。
楊健興說:“見到一些文章,或者是一些有背景人士的一些文章,都很清楚講到是會處理網媒,來來去去很主要都是《立場》,然後就是《眾新聞》那樣,所以這些是有作評估,以及看看那個大的環境,都會覺得整個傳媒的空間是收窄的話,再是想做一些可能被視為是比較尖銳,或者是可能它們認為已經是‘踩了線’,甚至是‘過了線’的媒體,那個風險就更加大。”
寄語年輕記者不要放棄
李月華表示,每個新聞工作者的背境及處境都不一樣,她強調今日是《眾新聞》不能繼續走下去,不代表個別記者不能繼續做下去,她寄語年輕的記者不要放棄。
李月華說:“我們今日我們的評估就是以我們《眾新聞》這個機構,是行不下去而已,是不是個別記者是不可以繼續做記者呢﹖我不會這樣去回答,不會去這樣講,我相信特別是年輕的記者他們對香港、對很多的事物,是他有那個心在那裡,是不是有些空間去做一些紀錄呢﹖這個我都覺得是不要give up、不要放棄的。”
身兼《眾新聞》行政總裁的李月華表示,會遣散40多名員工,星期一晚的兩個節目《眾新聞中國組》及《香港這一天》會播出最後一集,與讀者告別,網站星期二凌晨後不會更新,不過,暫不會關閉,而公司仍會營運一段時間,以完成結束運作的手續。
新任議員呼籲警方解釋執法理據
剛宣誓就職的新思維立法會議員狄志遠星期一回應美國之音提問表示,《立場新聞》及《眾新聞》幾日內相繼宣佈停止運作,令香港市民擔心言論自由及新聞自由,他希望有關部門或警方,可以詳細解釋執法的理據。
記者問及,缺少獨立監察的媒體,會否擔心香港變成“一言堂”的社會﹖狄志遠表示,他當然希望香港社會有多元聲音,他又認為言論自由及新聞自由,是推動社會進步很重要的力量。
狄志遠說:“當然我們希望是多元的聲音的,言論自由、新聞自由是推動一個社會進步很重要的力量,因為很多時社會的真象,或者社會不同的角度是透過傳媒告訴我們,你看看無論官員也好、議員都好,每日都是看很多新聞的,才能夠掌握到社會的脈搏,所以一定要好像《基本法》講明,言論自由、新聞自由一定要確保,所以在執法的過程當中,都要令到香港市民有這個信心,言論自由以及新聞自由仍然是受到確保,以及沒有受到打擊的。”
陳朗昇對新聞工作者成階下囚感震撼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陳朗昇接受美國之音電話訪問表示,受政治環境改變的影響,可以獨立發聲的傳媒愈來愈少,他認為過去8個月《蘋果日報》、《立場新聞》及《眾新聞》相繼宣佈停止運作,對市民的知情權是一大損失,他又形容多名新聞工作者被控告,不獲保釋成為“階下囚”,是相當震撼。
陳朗昇說:“很老實我們全都是‘書生’來的,都是讀書、寫字、做報道,秉持一些很傳統學院派做新聞的原則去行事,從來都沒想過自己會成為‘階下囚’,甚至嚴重到不能夠保釋的,這個結果是震撼的,說真的、真的震撼的,也想不到香港這個地方用了一個這樣的安排,去處理同記者有關的事情。”
記協對接連有傳媒停運深感痛心遺憾
香港記者協會(簡稱記協)星期一發聲明回應《眾新聞》宣佈停運,對一星期內接連有傳媒機構停運深感痛心及遺憾。
記協表示,12月29日《立場新聞》及兩名高層被控以“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不足一星期,再有傳媒機構疑憂慮“寒蟬效應”而停運。
記協表示,香港被喻為“亞洲國際都會”,資訊流通與新聞自由乃不可或缺,如今一再有傳媒機構停運,對香港聲譽所受的影響難以估計。記協促請港府履行《基本法》對新聞及資訊流通自由應有的保障。
官員指新聞機構守法就不用擔心
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星期一被問及,《立場新聞》及《眾新聞》相繼停運時表示,《基本法》保障新聞自由,他認為新聞機構只要守法就不用擔心,他又表示,個別機構有甚麼個別決定,要問他們。
至於立法規管假新聞的進度,徐英偉表示,有關當局會在適當時候向公眾或立法會議會講解立法方向,他又表示,假信息對社會影響很大,包括在金融、防疫抗疫等方面,不同的國家也有類似的法例,他強調並非收緊新聞自由,而是保障言論和正確信息的重要性,這方面的立法工作需要一些時間,現在暫未有新的進展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