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民主之路

  • 王南

緬甸總統登盛今年3月1日在議會宣佈緬甸將會進一步進行國家改革。

2010年11月﹐孤立於國際社會的緬甸軍政府主持了一次議會選舉﹐隨後解除了對民主運動領袖昂山素姬的軟禁﹔2011年3月﹐脫去軍裝的登盛宣誓就任總統﹐緬甸有了名義上的文官政府。當時﹐外界普遍認為﹐這一切不過是一場騙局﹐然而﹐這個夾在中國和印度兩個巨鄰之間東南亞國家的政治面貌隨後發生的變化令人目不暇接﹐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

2011年後半年﹐緬甸政府陸續釋放政治犯﹐並允許昂山素姬離開仰光參加政治活動。昂山素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做為合法政黨重返政治進程。堅冰開始消融﹐政治春天降臨了。

國際社會也投桃報李﹐鼓勵緬甸改革。2011年11月﹐東南亞國家聯盟同意第二年讓緬甸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11月30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抵達緬甸。這是幾十年來訪問緬甸的美國最高官員。

克林頓在訪問期間分別會晤了總統登盛和民主派領袖昂山素姬。她說﹐美國將以行動回應行動﹐如果緬甸繼續民主改革﹐美國將改善兩國關係。

從2012年開始﹐歐洲聯盟﹑美國﹑澳大利亞和日本先後放鬆制裁﹐西方公司和風險投資人也緊鑼密鼓地做起了重返緬甸的準備。之前﹐西方因緬甸軍政府1988年鎮壓民主而實施制裁,中國乘虛而入。1989年鎮壓了本國民主示威的中國共產黨政府和緬甸軍人政權結盟﹐中國成為緬甸的重要外資來源﹑貿易夥伴和武器供應國。

緬甸國門鬆動的同時﹐監獄的大門也打開了。政治犯出身的全國民主聯盟成員走上街頭競選﹐昂山素姬受到英雄般歡迎。在4月1日舉行的議會補選中﹐全民聯大獲全勝﹐在開放選舉的45個席位中拿下了43席﹐昂山素姬本人也當選為議員。

被軟禁或監禁了20餘年的昂山素姬獲得了出入境自由。她6月1日在泰國首都曼谷發表演說﹐同月出訪歐洲﹐終於拿到了1991年因軟禁在家而無法領取的諾貝爾和平獎。

開放黨禁之後﹐緬甸當局又解除了報禁。8月﹐實行了幾十年新聞控制的緬甸政府宣佈當局不再對新聞媒體實行審查。獨立新聞工作者歡迎這一措施﹐但呼籲進一步改革,包括修訂1962年制定的新聞法。

1962年是緬甸歷史的分水嶺。這一年﹐奈溫將軍推翻了民選的文官政府﹐緬甸議會民主制結束﹐進入長期的軍人專制。從1962年到2012年這50年的時間裡﹐緬甸人從來也沒有停止要求民主的抗爭﹐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國際聲援。

1988年﹐緬甸爆發大規模民主示威運動﹐被軍政府血腥鎮壓。昂山素姬領導的全民聯在1990年的議會選舉中獲得壓倒性勝利﹐被軍隊宣佈作廢。

2007年9月﹐緬甸又爆發舉世矚目的“番紅花革命”。身穿番紅花色袈裟的佛教僧侶帶領百萬民眾走上街頭﹐要求民主﹐軍隊再次開槍鎮壓。

當前的政治春天會不會乍暖還寒﹐再次回到嚴冬﹖雖然緬甸正在發生戲劇性的變化﹐但如果將軍們對改革後果和方向不滿了﹐仍然有力量收緊控制。民主派雖然贏得了4月的議會補選﹐但議會多數席位目前仍由軍隊安插的人控制。

還有一個棘手問題是民族衝突。在中緬邊境地區的克欽邦﹐克欽族武裝和緬甸政府軍之間仍看不到和平跡象﹐大批躲避戰火的克欽難民至今無法平安地返回家園。

雖然緬甸國內外都有人對民主究竟能不能在緬甸紮根結果提出疑問﹐但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目前對緬甸執政者採取的是接觸和鼓勵的政策。另一方面﹐也有人從另外的角度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既然緬甸當局可以在一夜之間擁抱民主並迅速開始和平過渡﹐那麼﹐別的一些國家是不是也可以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