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希望彌合與中國文化差異以助貿易

  • 默瑟

時任澳大利亞貿易部長的安德魯•羅布在新西蘭奧克蘭簽署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定時參加記者會。(2016年2月4日)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澳大利亞希望彌合與中國文化差異以助貿易

長時間蓬勃發展的採礦業好日子已經到頭了。澳大利亞如今把經濟希望寄托在與中國達成的自由貿易協定上。自貿協定在2015年12月生效。隨著關稅的削減,機會大幅增加。不過,兩個貿易伙伴之間仍有迷宮般的文化差異需要化解。

“謝謝您,議長先生。這對澳大利亞來說是美好的一天,對澳大利亞人的就業來說是美好的一天。”

當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宣佈與中國簽署‘歷史性的’自由貿易協定時,空氣中彌漫著勝利的喜悅。協議的主要設計師之一是前貿易部長安德魯羅布。

他承認,讀懂中國的‘關係’,也就是營建持久的生意關係網,是一個關鍵挑戰。

他說:“你知道,另一個制約因素是不了解文化,沒有意識到生意是在文化習俗之內做成的,把一些我們在國內的東西視為理所當然,以為中國沒有兩樣。他們(中國方面)也有很多自以為理所當然的東西。對這些差異,我們需要相互了解,相互尊敬,你一旦做到之後,就有機會真正最大程度地利用這種關係。”

中國傳統新年在悉尼也是一大盛景。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伙伴,澳中之間的文化、社會和商業紐帶從來也沒有像現在這樣牢固。不過,外國人要想解開在中國經商的秘訣,也絕非易事。在見面前是不是要握手?談話時伸手指指點點會不會讓對方覺得受辱?你需要帶禮品嗎?如果需要,又是甚麼樣的禮品?好幾家公司如今為公司高管提供量體裁衣式的文化培訓。

迪拉黨(Della Dang)是澳亞高管中心的市場營銷專家。
她說:“如果一位中國商人把名片遞給我,我必須雙手來接,我必須保證不會把名片放在任何不體面的地方。我說的不體面意思是,就算把名片放在褲子後面的口袋裡也不行,因為你等會坐下來的時候,就坐在他們的名片上了,這是不恭敬。”

向中國買主出售價值數百萬美元的悉尼豪宅的涂燕翎(Monika Tu)在1980年代末從中國南方移居澳大利亞。她說,彌合文化隔閡並非易事。

她說﹕“你知道,我來這裡27年了。我用了很久才弄明白澳大利亞人或者西方人到底提出的是甚麼條件。確實是不一樣。可是,我覺得,如果你了解雙方的文化,採取主動,你真的會喜歡的。這有利於你的社交生活、你的生活方式,而且重要的是,有利於你的生意。我們還有很長的路可走,所以每個人都有機會合作,打造美好世界。”

有志進軍中國的澳大利亞公司盼望新的自貿協定在生效第一年就能改變命運。不過,學術界人士警告說,前方路途還會有坎坷。

薩莉-安妮岡特是新南威爾士大學跨文化管理高級講師。她說,在亞洲部分地區,人們認為澳大利亞人工作不勤奮。她記得曾向新加坡的一位高管提過這樣的建議。

岡特說﹕“這位年輕的女士對她的客戶很有看法。她說:‘他們都很懶惰,一到5點全都回家了,都去海灘了,而我們在這裡工作非常、非常辛苦。’當然了,她沒有認識到,你在澳大利亞這樣的地方工作時,你沒有大家庭,沒人幫你做家務,甚麼事都要自己做。當我指出這些因素時,她絕對驚呆了。她說:‘啊,你是說他們在澳大利亞沒有傭人嗎?’我說:‘沒有,很多人沒有。’”

澳大利亞參加了十項自由貿易協定。多數簽約方都在亞洲,包括日本、南韓和中國。利用自由貿易的機會並不僅僅只是拿出好的產品、價格和績效,還包括懂得能把生意做成的複雜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