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烏克蘭戰爭仍看不到盡頭,俄羅斯依舊還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最大且最直接的威脅。不過,下週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召開的北約峰會上,來自中國的安全挑戰也將佔據關鍵議程項目。
2022年的馬德里峰會通過了北約新版“戰略概念”(Strategic Concept),首次納入中國。文件稱,中國為“系統性競爭”,並指其“野心和脅迫政策”挑戰著北約的利益、安全和價值觀。
儘管北約成員國可能都認為中國的挑戰是真實存在的,但在如何應對這一問題上卻存在著分歧。許多歐洲國家嚴重依賴中國的投資和貿易。中國占歐洲出口的近10%,約佔歐洲進口的20%。
大西洋理事會斯考克羅夫特戰略與安全中心的副主任兼常駐研究員安卡·阿加奇(Anca Agachi)表示,面對中國的分歧必須在維爾紐斯峰會期間獲得解決,北約領導人需要製定共同應對中國威脅的方法。
她對美國之音表示:“跨大西洋群體目前存在的一個大問題是,北約在中國問題上扮演什麼角色,以及北約到底應該走多遠。”
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先前在東京表示,如果俄羅斯在烏克蘭獲勝,那麼會傳達出這樣的信息:“獨裁政權可以通過暴力實現其目標”。他說,北京正在密切關注並吸取教訓,這可能會影響未來對台灣的決策。
美國總統喬·拜登曾多次在不同場合表示,如果中國入侵,美國軍隊將保衛台灣。一但美國介入台海戰爭,美國的地區夥伴和北約盟國很有可能會被捲入衝突,因此聯盟需要製定應急計劃。
除了台灣和航行自由問題之外,北約還為中國帶來的其他潛在威脅感到擔憂,包括北京的惡意混合網絡行動以及虛假信息。
北約認為,中國尋求控制關鍵技術、產業和基礎設施,比如5G及戰略原料和供應鏈,並藉由經濟影響力促成各國對中國的戰略依賴。
阿加奇補充說:“中國在歐洲的政治影響力當然越來越令人擔憂,尤其是考慮到北京與俄羅斯日益加深的伙伴關係。”
北京堅稱,在烏克蘭問題上站在和平的一邊,並抨擊北約在東京設立辦事處的計劃。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上個月表示,亞洲不是北大西洋地理範疇,也不需要建立所謂“亞太版北約”。但是北約卻執著東進亞太、干預地區事務、挑動陣營對抗,這到底意欲何為?他強調,北約的相關動向已引起國際社會,特別是亞洲國家的高度警惕。
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韓國去年都參加了北約馬德里峰會,今年也將再次參加維爾紐斯峰會。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約翰·科比(John Kirby)週四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這些印太國家擁有與中國打交道的獨特經驗,可以為我們的討論帶來一些有價值的觀點。”
北約仍對與北京“進行建設性接觸抱持開放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