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稀土生產壟斷中短期不會動搖

第六屆國際稀土工業大會會場

第六屆國際稀土工業大會在全球稀土供求關係緊張,市場充滿不確定性的形勢下召開。一些國家和跨國公司正加緊勘探稀土資源,開發生產項目,希望打破中國獨家壟斷全球稀土市場的局面。

稀土元素有“工業黃金”之稱,制造鋼材、鋁合金、鎂合金、鈦合金都離不開稀土,它是生產汽車、軍工、航天以及其他高科技產品的重要原料。

由於稀土的戰略地位以及目前全球稀土市場面臨的緊張局勢,稀土問題已經超越了行業生產的範圍,成為集經濟、政治和戰略的重要性於一身的話題,受到全球各界人士的關注。

*稀有元素成為普通人日常話題*

英國金屬業會展有限公司執行長雷切爾卡邁克在香港舉行的第六屆國際稀土大會致開幕詞時說:“愛爾蘭都柏林的一個計程車司機那天正跟他的母親再次談到稀土的問題。看來這個問題已經像天氣一樣,成為人們每天談論的話題。”

這次國際稀土大會是由英國金屬業會展有限公司和羅斯基爾信息服務公司聯合籌辦的。會議邀請全球各地的稀土產業界人士和業內咨詢人士討論目前國際稀土行業面臨的挑戰﹐以及市場供求關係發生的重大變化。中國對稀土生產形成的壟斷局面﹐以及世界其他國家如何打破這種壟斷成為會議的主要議題。

達德雷 金斯諾:澳大利亞工業礦產有限公司執行主任

*業內人士:中國獨占鰲頭*

澳大利亞工業礦產有限公司執行主任達德雷金斯諾在介紹全球稀土市場面臨的不確定因素時指出,中國在全球稀土生產領域獨占鰲頭,它的壟斷地位短期不可動搖。他說:“中國在稀土工業佔據主導地位,它是最大的生產國、最大的消費國,同時
還掌握著稀土開發和生產最先進的技術。”

最近,美國能源政策智囊機構向國會提交的一份報告指出,2009年,中國稀土儲量為3600萬噸,佔世界百分之36,年產量為12萬噸,佔世界產量的百分之97。同一年,美國稀土儲量為1300萬噸,佔世界百分之13,而產量為零;俄羅斯儲量為1900萬噸,
佔世界百分之19,產量為零;澳大利亞儲量為540萬噸,佔世界百分之5,產量為零;印度儲量為310萬噸,佔世界百分之3,產量為2700噸,佔世界百分之2。

*北京政策變化震撼國際稀土市場*

金斯諾表示,中國在稀土生產領域這種近乎獨占的份額決定了它的壟斷地位,北京的一舉一動讓全球稀土市場為之震撼。

他說:“我相信任何人在過去幾星期拿起報紙,都會知道中國非正式地暫停了向日本出口稀土。據我們所知,這種非正式的暫停措施至今仍然沒有取消。同樣,中國今年7月大幅度減少出口限額也引發了巨大的震動。通過此舉,中國今年下半年的稀土出口配額減少了百分之70,導致今年全年比去年減少了百分之40,引起過去幾個月國際市場稀土價格猛漲。”

從2007年起,中國宣布對稀土開采和出口進行調整,出口量從2006年的5點33萬噸下降到2008年的3點4萬噸。今年又在此基礎上再次猛烈削減了出口限額,引起美、日等其他稀土消費大國的恐慌。

朱迪 查格威登:英國羅斯基爾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經理


*產業政策不透明引發國際恐慌*

英國羅斯基爾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經理朱迪查格威登說,中國稀土出口政策的不透明和缺乏連貫性是市場恐慌的主要原因。

她說:“關鍵的問題是,過去兩個多月以來,北京不是在稀土出口問題上傳遞出單一的聲音,而是做了多種多樣的聲明。某一天我們聽到的消息是出口將完全停止,或明年的出口限額將大幅度下降,而過幾天,北京又出面說明出口不會有顯著下降。
過去幾個月的這種不確定性,不是單一的政策說明,而是多種聲音,導致一種任意支配的局勢,引起稀土市場的恐慌。”

*國際社會尋求打破中國壟斷地位*

美國國會就稀土市場過份依賴中國的問題專門舉行了聽證會,探討開發本國稀土資源的可能性。缺少稀土資源的日本一方面加強稀土替代產品的開發和研制,另一方面尋求同蒙古和東南亞國家合作開發稀土工業。澳大利亞已經著手開發本國的稀土
資源,預計不久就會小批量投產。加拿大也表示要采取中長期措施,開采稀土資源,滿足市場需求。

從事稀土信息服務40年的專家查格威登歡迎稀土開發和生產出現多元化格局,但是她提醒外界,鑒於稀土資源開發工期長,效益慢等特點,中國的壟斷地位在中短期內還不會打破。

*中國壟斷局面不易打破*

查格威登女士說:“開發稀土礦和加工廠是資金密集型投資。我每次在年會上做報告,成本似乎都在上升。現在的成本是每形成一噸稀土生產能力大約需要4萬美元的投資。歷史資料顯示。稀土開發所需的時間很長,從投資到形成生產能力大約需要10到15年的時間。另外,目前在中國境外,有關稀土的采礦、粉碎和分離的技術和專業知識非常有限,因為稀土的開發和生產基本都在中國。”

中國反對國際社會對其壟斷稀土市場、囤積居奇的指責。北京表示,為了保護本國資源和生態環境,中國未來將對稀土資源開採實行嚴格的限制。中國表示,中國連年稀土產量居世界第一,而其他有稀土儲量的國家卻不開采,這樣做更有囤積居奇,
封鎖稀土資源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