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之春對週邊及西方主要國家構成挑戰

  • 裴新

2011年12月28日在埃及首都開羅的一個示威活動中﹐一名示威者高舉將前總統穆巴拉克問吊的畫像。

突尼斯﹑埃及和利比亞爆發的起義為當地帶來了高度激昂的勝利情緒。西方國家對變化表示了歡迎﹐但有人擔心新領導人會比被推翻的獨裁者更糟糕。

國際特赦組織中東事務代理主任菲利普.路德說﹕“帶有某種諷刺意味的是﹐外界對於由誰來領導新政府﹑如何領導﹑由甚麼黨派組成新政府等問題表現的比較緊張。”

路德說,西方不應一味關注新政府在外交政策和人權問題上的可能會怎樣做,而應根據他們的實際行為來作判斷。

路德還說,週邊地區的主要國家尤其是伊朗神職領導人和沙特王室對於中東起義無法作出始終如一的回應﹐他們不關心普世人權和民主問題﹐只考慮自己的利益。

國際特赦的路德說﹕“最顯而易見的是他們說話前後不一致﹐他們很虛偽﹐因為在批評一些國家的時候﹐他們忽略了發生在另外一些國家或者是自家門口的事情。”

同時,西方和地區主要國家正試圖弄清中東下一步會怎樣走。目前局勢十分複雜。

突尼斯的過渡似乎最為平穩。而埃及的抗議仍未平息﹐軍隊不願意把權力交給新產生的民選議會。

利比亞的一些民兵拒絕歸入政府軍。

也門的示威者拒絕國際社會支持的過渡計劃,因為他們不願意接受其中關於赦免前總統的條件。

而敘利亞﹑巴林和沙特阿拉伯繼續打壓示威者,並阻礙真正的改革。

梅普克羅夫風險評估公司的中東問題專家安東尼.斯金納通過Skype接受了採訪。他說﹕“我覺得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這不是一個短期進程﹐而將是一個長期持久的斗爭。即使在某一時間點可能會有所放緩,但未來卻有可能成為大患。這是眾所週知的。當然我們還要考慮到每個大國自己的政治盤算。”

一些專家說,那些政治盤算在短期內很有可能要求拿出謹慎甚至懷疑的態度。但是這些專家說﹐從長遠來看,同樣的政治盤算要求世界大國以現在式而不是以過去式來看待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