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的專制特徵

  • 麥凱洛格

卡扎菲1970年在埃及開羅機場(資料照片)

10月20日星期三,穆阿邁爾•卡扎菲上校死了,結束了他跟過渡政府部隊之間持續數月的戰鬥。直到最後,卡扎菲都拒絕下台。這種固執反映了他40年的專制特徵。

卡扎菲在1969年通過政變推翻利比亞國王奪取權力的時候還是一個27歲的陸軍軍官。

很快,卡扎菲就以講話大膽,敢於嚴厲抨擊西方而聞名。他脫下軍裝,炫耀他的阿拉伯自豪感,試圖把阿拉伯世界團結起來。

後來,他的浮華衣著,滔滔不絕的演說和女性保鏢讓他在世界舞台上成為一個非常的怪僻的領導人。

*怪僻的領導人*

喬治敦大學政治心理項目主任杰羅爾德•波斯特(Jerrold Post)說:“我們很容易注意到卡扎菲的怪僻。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他這樣做真的是很有效果,特別是在國際舞台上。他顯得很有魅力,但是毫無疑問,他確實很特別。”

卡扎菲創造了他稱之為“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的社會、政治和經濟制度。他在自己撰寫的很有名的《綠皮書》中闡述了自己的哲學。他鼓吹建立一個在他領導下、由人民來管理,但沒有制度的國家。

不過,中東研究所的丹尼爾•瑟厄爾(Daniel Server)認為,卡扎菲的這些做法根本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

*鼓吹沒有制度的國家*

瑟厄爾說:“卡扎菲是要教導利比亞人,他們應該通過成立某種理事會來進行自我管理。他不是讓人們自己管理自己。這是一個一人統治的制度。”

瑟厄爾說,利比亞的石油和天然气財富讓卡扎菲在國內外獲得了影響。他為自己和自己的親信儲備了大量的財富。

瑟厄爾說:“卡扎菲還變成了利比亞團結的象徵。利比亞本來就是多種勢力拼湊在一起的一個國家。”

卡扎菲和恐怖主義的關係損害了他的國際形象。美國指責卡扎菲在1986年製造了德國夜總會爆炸案。有兩名美國軍人在那次爆炸中喪生。

*緩和與西方的關係*

在2003年,卡扎菲採取行動緩和跟西方的關係。他承認對1988年泛美103號航班爆炸事件負有責任。這架航班在蘇格蘭洛克比炸毀,270人喪生。

另外,卡扎菲還宣布放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不再跟恐怖主義發生聯系。作為交換,美國拆除了利比亞核項目的主要部件,取消了對利比亞的制裁,恢复了跟利比亞的外交關係。

不過,今年早些時候,利比亞國內數以千計的民眾起來造反,反對卡扎菲的集權統治。

*暴力鎮壓“阿拉伯之春”運動*

他們參加了“阿拉伯之春”運動,要求卡扎菲下台。卡扎菲的對策是:暴力鎮壓。

不久,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也都開始反對卡扎菲。聯合國還宣布了制裁利比亞的決定。北約接著發動了空襲。

但卡扎菲還是拒絕下台。

卡扎菲說:“現在有一個陰謀,企圖控制利比亞的石油,控制利比亞的土地和重新對利比亞搞殖民化。這是不可能的,不可能的。我們要保衛利比亞,直到最後一個人。”

一時間,到處都是關於卡扎菲的消息。

波斯特說:“其實,卡扎菲心里頭有一個自己的影子。換句話說就是他講話的對象﹐其實他自己的牆壁上挂的一面鏡子。他問:‘牆上的鏡子,誰是整個非洲、穆斯林和第三世界領導人中最偉大的人呢?’他找到了自我安慰的答案,這就是,不斷對自己說,‘你就是,穆阿邁爾。’”

中東研究所的瑟厄爾說:“這是專制的殘渣,是抵抗民主的殘渣。對許多人來說,這簡直是地地道道的愚蠢,幻想型的愚蠢。”

穆阿邁爾•卡扎菲,這個遊牧民族出身的年輕的陸軍軍官,這個把自己吹噓成團結者的人,最終卻使許多人團結起來把他自己推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