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析俄中天然氣貿易

  • 吳心欣

俄羅斯總理普京在中國訪問期間﹐預計中俄之間的天然氣進出口問題將是一個重要議題。分析人士表示﹐這個價值高達1萬億美元的合同一旦簽訂﹐對中俄的雙邊貿易來說將是一個重大突破﹔不過﹐中國並不會因此而依賴俄羅斯的能源進口。

普京星期二抵達北京的時候﹐隨行人員包括了俄羅斯天然氣公司首席執行官在內的大約160名俄羅斯重要商界人士,這是普京宣佈參選明年3月的總統選舉以來的首次外訪。外界普遍預測,普京除了會利用這次訪問介紹他未來外交政策的重點外﹐另外一個重要議題將是能源合作﹐特別是推動中俄之間一項重大的天然氣協議的簽訂。

2009年﹐俄羅斯國營天然氣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与中國國家石油公司簽署了一項框架協議。根据這一協議,中國將在未來30年里每年從俄羅斯購買將近7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但是由於雙方無法就價格問題達成妥協﹐因此至今為止﹐該天然氣協議仍懸而未決。

*俄方尚未表示如何讓步*

星期二﹐俄羅斯總理普京呼籲與中國達成妥協。不過普京沒有介紹莫斯科准備作做出怎樣的讓步。

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政治學系的俄羅斯問題學者查爾斯‧齊格勒(Charles Ziegler) 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指出,普京為了給明年大選鋪路﹐一定會在這次訪華期間大力推動協議的簽訂。但是﹐這種推動恰恰凸顯了俄羅斯在過去幾年來的經濟改革並沒有成功。

齊格勒說﹕“過去十多年來﹐普京和梅德韋杰夫一直試圖使俄羅斯經濟多樣化﹐但是現在我們看到﹐俄羅斯仍然繼續在打自然資源的牌。他們至今仍然無法向中國或者其它很多國家輸出貨物或者是服務。”

齊格勒教授指出﹐如果中俄之間的天然氣協定能夠簽訂﹐那對雙邊都有利﹐這是雙方樂見的﹔但是這並不像外界所推測的那樣﹐中國非常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進口。

*只佔中國能源消費的3%*

齊格勒說﹕“天然氣只佔中國能源消費的3%左右﹐這是很小的一個份額。其次﹐中國不斷在國內特別是新疆地區以及世界各地尋找﹑開發新的資源。一條從土庫曼斯坦通到中國的天然氣管道幾年前就已經開通﹐每年可向中國供應大約3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在10月3日發表的一份關於中俄關係的報告中說,由於俄羅斯對中國武器出口的逐步減少﹐以及中國已經找到越來越多的能源提供國﹐因此中國在中俄雙邊關係中逐漸佔據上風。報告稱由於中國成功地在其它地區﹐特別是中亞地區找到其它天然氣供應國,俄羅斯在向中國出口天然氣的談判中的优勢也被嚴重削弱了。

路易斯維爾大學的齊格勒教授表示﹐中俄雙方不管有沒有在天然氣問題上達成協議﹐都仍然會竭力維持雙方間的夥伴關係。

他說﹕“從某種程度上看﹐俄羅斯的勢力正在日漸衰竭﹐而中國在國際上的勢力正在逐步增強﹐中俄都希望能夠聯手遏制美國在全球的勢力擴張﹐因此兩國有共同利益。當然這並不意味着兩國就是關係密切的盟友關係﹐我們看到他們之間有很多的爭端。”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10號表示﹐中俄雙方在能源談判中取得了新的進展﹐但是他沒有特別指出這個能源談判是不是天然氣合作的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