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美中高層需磋商解決經濟關係不平衡

  • 楊晨

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專家蓋爾斯頓( William Galston)最近撰文指出﹐自2008年金融風暴以後﹐世界各國採取措施避免大蕭條﹐但是這些措施顯然未能奏效。國際社會必須攜手避免再次爆發經濟蕭條。

蓋爾斯頓提出的國際社會避免經濟蕭條的四項行動﹐其中關於美中關係他使用了“最大的討價還價”"Grand Bargain"這個詞。他說﹐現在最關鍵的討價還價不是在共和黨與民主黨之間﹐而是美中之間的討價還價﹔兩國必須開始談判解決目前這種不平衡﹑不可可持續的關係﹕


“美國現在是依靠大量借貸來維持大量購買中國出口產品﹐但是現在市場向美國發出信號﹐我們的借貸相對與我們的國家財富和收入來說比例過高。所以美國不能繼續向過去20年那樣維持對中國出口產品的市場規模。”

蓋爾斯頓說﹐簡單來說﹐美國應該增加投資﹑出口﹐減少借貸﹐中國應更重視國內經濟領域﹐特別是增加中國家庭的消費。

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持有1萬1千多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儘管美國國債信用評級被下調以後中國仍未放慢購買美國國債的步伐。

美國副總統拜登訪問中國目的之一是談論美中經濟關係﹐讓中國對美國債券的安全放心。他在中國表示﹐美國希望未來幾十年讓美中關係能保持穩定和持續發展。

布魯金斯專家蓋爾斯頓強調了美中最高層舉行磋商改變政策的迫切性﹐他說美國需要改變政策﹐中國也需要從根本上改變政策﹕

“中國官員私下可能會說﹐我們原則上同意你們的立場﹐但是要知道中國的出口領域在政治上是多麼強大。這時候我們的副總統應該說﹐這一點我們理解但是你們必須知道美國國內改變財政政策的阻力也很大。所以雙方都在要求對方做出艱難的選擇。”

他說﹐如果中國不願意進行重大政策改變﹐美國可能會採取單邊行動﹐例如美國財政部將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並且採取相應措施﹐彌補中國出口補貼與人民幣真實幣值之間的差額。

他說﹐這樣作當然會引起中國不滿﹐甚至會引起關係緊張﹐但是現在全世界面臨嚴重經濟危機的威脅﹐兩國要超越外交上的彬彬有禮﹐解決實質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