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直人首相星期三在電視演說中明確提出擺脫核能的構想。他說﹕“今後我國發展目標是﹐有計劃分階段降低對核電站的依賴度﹐最終實現即使沒有核能也能維持下去的社會。”
3月日本發生地震海嘯並引發福島核電站事故以後﹐核能安全與核能政策受到日本社會普遍人質疑﹐菅直人也曾經多次透露修改原來以發展核能為前提的能源政策﹐但是明確提出擺脫核能構想還是首次。
*經濟界持不同意見*
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本周發表一份報告指出﹐為了確保電力供應核電站應該繼續發揮重要作用﹐並且提出﹐電力成本上昇可能導致企業海外轉移加速國內經濟空洞化。
日本大和綜合研究所顧問原田泰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反駁這種說法。他指出在討論電力問題重要的是價格而不是供應量。
他說﹕“實際上利用火力發電完全可以保證電力供應。當然成本也隨之上昇﹐估計給國民生產總值(GDP)帶來0. 6%的壓力﹐但是這對經濟不會造成決定性的打擊。”
瑞穗綜合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山本康雄也認為日本完全有能力保證電力供應﹐只要啟動火力發電站就可以。問題是火力發電站排放二氧化碳氣體。
*電力不足*
山本指出﹐日本企業對外轉移實際上從全球金融危機後就已經開始﹐而震災後電力不足無疑加速這一步伐﹐並且阻礙企業投資。他說﹕“電力不足不僅成為國內企業投資的不利因素﹐同時也阻礙外國的對日投資。”
日本特定非營利活動法人環境能源政策研究所所長飯田哲也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指出因電力不足向中國轉移實際上風險更大。
他說﹕“中國的電費並不便宜﹐是日本的7成左右﹐而且中國的電力供應不穩定﹐比日本還差。”
*核能價格虛假*
長期以來推動核能發展的一個重要根據是核能要比其他能源成本低廉。
不過﹐大和綜合研究所顧問原田泰說﹐福島核事故以後人們才發現核能成本並不像過去所說的那樣便宜。他說﹕“乏燃料到底需要多少費用仍然是一個未知數﹐要高出原來預測是肯定的。
瑞穗綜合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山本康雄說﹐核電站的成本低是以不發生事故為前提﹐實際上核能電費沒有把最後銷毀反應堆的費用算在成本裡。
他認為﹐從中長期角度來看風力、太陽能以及水力能源應該更合算﹐主要成本都在原始投資上﹐回收以後就基本依靠大自然的無償恩賜。
* 實現目標遙遙無期*
接受採訪的三位專家對擺脫核能基本持讚同立場。但是一致認為菅直人政權執政期間不可能實現這一目標。
日本特定非營利活動法人環境能源政策研究所所長飯田哲也說﹕“現政權無法實現﹐下一屆政權就更難指望。這是因為國內經產省與電力業界的阻力相當大。”
山本康雄認為﹐菅直人已經是承諾辭職的限期首相﹐他的構想又沒有法律背景支撐﹐要想推進困難重重。
日本政府打算近期內成立由內閣成員組成的能源環境會議﹐討論實現擺脫核能目標的具體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