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腐敗現象新特點

  • 莉雅

中紀委副書記、新聞發言人吳玉良

中國社科院的一份報告說,中國的腐敗出現了群體化、高官化和巨額化等7大特點。中紀委官員表示,領導幹部公佈財產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反腐敗制度,但是中國建立財產申報制度還欠缺條件。

中國國家預防腐敗局的官方網站日前刊登了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辛向陽的研究報告,披露了當前中國腐敗現象的新特點。

*報告:腐敗群體化、高官化、巨額化*

這篇文章說,當前中國的腐敗出現了一些新特徵,即由收錢收物的“硬腐敗”發展為接受各種服務、旅遊出國等“好處”的“軟腐敗;由個人撈錢的“小腐敗”上昇為集體福利、揮霍公款的“大腐敗”;由內資企業的“內資腐敗”發展為外資企業參與商業賄賂的“外資腐敗”等。報告以具體個案說明瞭這些新的腐敗現象表現出來的群體化、高官化、巨額化、期權化、潛規則化、國際化和新型化的特點。

報告說,在2003年至2007年期間,共有35名副部級以上官員落馬,年均7人。2009年全年落馬的省部級高官達到17人。報告援引中紀委有關官員的話說,受處分的廳局級幹部中,90%的落馬貪官都有包養情人的現象。

根據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提供的最新數據,2010年,14.65萬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的有5373人。

中國總理溫家寶在訪問英國時表示,如果通貨膨脹同貪污腐敗結合在一起,足可以影響一個政權的穩定。

*楊帆:人們對腐敗習以為常*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楊帆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中國的腐敗現象的確是愈來愈嚴重,涉及的面也愈來愈廣,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加大打擊腐敗的力度。這位教授表示,導致腐敗現象愈來愈嚴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制度上的漏洞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思想上的。

他說:“大家已經沒有信仰,沒有道德。二、三十年以來,特別是二十年以來,社會在思想道德的教育方面是很差的。大家喪失了對腐敗的(警惕),就習慣了腐敗。習慣了腐敗之後,反對腐敗反而成為一件奇怪的事。這確實是全民族的、全社會的一種腐敗的趨勢。這個想扭轉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辛向陽的報告提出的推進反腐敗鬥爭的戰略決策中也提到了強化反腐倡廉教育,但是其它的策略都着重於制度建設,包括擴大黨內民主、以民主制度建設來推動反腐敗的深入、加強選人用人的制度建設、推進領導幹部個人財產申報等制度建設和完善幹部監督制度。

官員財產申報制度被認為是反腐倡廉最為根本的制度保障。中國當局在1995年4月發佈了《關於黨政機關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收入申報的規定》,2006年公佈《關於黨員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規定》。根據2010年重新修訂和頒佈的這一規定,縣處級副職以上的領導幹部應當於1月31號前集中報告上一年度收入、房產、投資、本人婚姻變化和配偶、子女移居國(境)外、從業等事項。中紀委說,去年,有167萬多名幹部報告了個人事項,有1581名領導幹部的相關問題得以糾正。

*吳玉良:建立財產申報制度條件不成熟*

不過,中紀委副書記吳玉良日前在北京舉行的紀念建黨90周年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中國建立官員財產申報制度還欠缺兩個條件:一個是社會的誠信體系,二是信息統計體系。他說,一個官員申報了數據後,民眾不相信,有關部門又沒有辦法查詢和統計,那麼這項制度就很難在實踐中發揮作用。

中國政法大學的楊帆教授認為,官員財產申報制度可以先建立起來,其他的問題可以一步步來。

*民間反腐敗網站的合法性和作用*

最近,中國民間出現了一些反腐敗的網站。左派政經評論網站“烏有之鄉”的創始人之一楊帆教授認為,當局需要加強反誹謗等方面的立法,防止這些網站成為一些人進行個人攻擊和誹謗的工具。

他說:“要有明確的立法才可以。因為我們,包括我本人也受到網上很多匿名的惡意的攻擊。這方面也很多。”

中紀委副書記吳玉良在被問及如何看待這些網站的合法性以及在反腐敗中可能發揮的作用時表示,中紀委監察部門重視互聯網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中的重要作用,重視發揮包括網民在內的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但是他也表示,有關部門也要按照國際通行的做法,依法加強對互聯網的管理,要引導網民合法合理的表達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