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現農民工爭奪戰

  • 張楠

上海世博會工地上的農民工

在節後農民工返城高峰中﹐西部重鎮重慶市的火車站出現了“家鄉工作好﹐收入也不少”的橫幅標語。標語附近是一些公司的現場招聘點。這些當地企業希望以就近就業和較好收入為誘餌﹐截住匆匆趕往外地的本地農民工。

*西部截留民工 東部上門接人*


在重慶市開展“截留”行動的同時﹐東部上海市的一些企業則開着400輛長途大巴奔赴安徽﹑江蘇﹑河南﹑湖北等地﹐到家門口去接農民工回來。

*城市勞動力市場延續供不應求*

農民工爭奪戰的出現反映了中國日益嚴峻的用工形勢。分析人士認為﹐這說明中國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清華大學教授蔡繼明對美國之音說﹕“農村相對剩餘勞動力數量實際上也在逐年地在減少,城市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發展對勞動力的需求在不斷地增加,整體上,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 ‘供不應求’的這種狀況。這是大的整個宏觀經濟形勢所決定的吧。”

他說﹐這些年政府對農民的轉移支付,包括農業稅的減免、對種糧的補貼,以及各種支農項目的政府的轉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民務農的積極性。

*農村就近創業與就業成為新潮*

北京大學教授歷以寧也注意到這個問題﹐他在最近一次研討會上特別提到集體林權制度的改革。

歷以寧說﹕“山都劃界了﹐包山到戶了﹐他在地里可以養雞﹑可以種蘑菇﹑可以種藥材﹐還可以種樹。他勞動力是不夠的﹐他要把同村的或者附近的農民都吸引到山區。這樣﹐他本人是創業﹐其他的來工作的人是就近就業﹐他何必花那麼多的成本到城市來打工呢﹖所以你看﹐從湖南﹑江西到廣東的打工人數減少了。”

*廣東春節前後用工缺口約100萬*

據中國央視報導﹐在廣州舉辦的新春招聘會上﹐400多個企業一共帶來近萬個崗位﹐但是前來應聘的人數遠遠低於預期。有的招聘攤位前﹐甚至連一個應聘者也沒有。


一位招聘單位負責人表示﹕“我去年來的時候,人還是非常多的。我覺得(今年)應該少了至少有三分之一。”

廣東省勞動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春節前後,廣東省的用工缺口約在100萬左右,相當於用工總量的3%到4%。

*產業轉移增加西部就業機會*

西部發展戰略的實施也是造成東南沿海用工荒﹑招工難的一個重要原因。
蔡繼明教授說﹕“東南沿海這些率先發展起來的城市,它們有些產業也在向內地轉移。再加上,中西部一些地區的經濟也在發展,也增加了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需求。”


*新一代農民工不滿足於低工資*

此外﹐農民工本身也逐漸發生了變化。上個世紀﹐只要城裡工資比農村收入多﹐農民就願意出來打工。現在﹐新一代農民工已經成為中國農民工的主體﹐大約有一億多人﹐他們對工資和待遇的要求跟老一代農民工有明顯不同。

蔡繼明說﹕“第二代的農民工,他和他們的父輩相比呢,他肯定就不滿足於做那種最艱苦的、最累的、最臟的、危險性最強的工作而拿著最低的工資,他們肯定也會和城市的居民有一定的比較,或者是‘攀比’,從而不滿足于較低的工資待遇。”


*東部企業紛紛漲薪應對“用工荒”*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部長韓俊認為﹐工資偏低﹑勞動條件差是農民工短缺的重要原因。他在去年一次演講中說﹐沿海民工工資水平只比內地高5%﹐這就可以理解為甚麼大量農民工不願去沿海地區就業。

有鑒於此﹐一些企業今年紛紛用提高工資來吸引農民工。在北京節後人才市場上﹐薪酬待遇漲了5%。在上海﹐企業漲薪15%仍然招不足人。據東方網﹐一位上海外來人員就業中心負責人說﹐東部地區的工資吸引力已經減弱﹐未來必須用良好的公共服務﹑法制環境和技能培訓的軟環境來吸引人。

*專家認為“用工荒”並非壞事*

專家認為﹐用工荒並非壞事。歷以寧教授說﹐這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機遇。

他說﹕“對我們的企業來說﹐應該由此得到一種認識﹑一種啟示﹕靠低廉勞動力成本來使我們的產品能夠出口﹐這個時代從此結束了﹔我們要靠自主創新﹑產業升級﹑技術進步﹐使我們的產品打入國際市場。”

他說﹐對於廣大農村勞動力來說﹐他們也應該認識到﹐粗工是沒有前途的﹐工資永遠低下﹐因此要加速自我的技術提昇和技術訓練。這有利於使中國在成為工業強國的同時﹐成為人力資源強國和人才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