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防沙治沙面臨諸多挑戰

  • 張楠

中國沙化土地分布圖(注:此圖為翻拍照片)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承諾﹐到2020年﹐中國要在2005年的基礎上增加4000萬公頃森林面積和13億立方米森林蓄積量。同時﹐中國的《國家林業發展戰略》要求﹐到2020年把全國可治的沙化土地治理一半。

負責防沙治沙工作的國家林業局官員劉拓承認﹐實現上述目標決非易事﹐需要克服一系列困難。

劉拓說﹕“人口﹑經濟的壓力與生態的承載能力的矛盾很大。我們國家生態的承載能力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現在人口﹑牲口﹑灶口這‘三口’問題還非常突出﹐那麼引得一些地方還在濫開墾﹑濫放牧和濫樵採。”

*普遍過牧加大草原壓力*

原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插隊知青阿冰也有同感。阿冰雖已返城多年﹐但仍常去探訪“第二故鄉”。

他向記者介紹了自己的觀察﹕“現在﹐草原過牧的現像是到處都有。因為草場分給個人了,打草、養生畜,這都是牧民自己的事。近兩年,肉價漲得挺快。人都有貪欲的。他又沒有別的新的增長點。這些牧民想把生活過得好一點,就是多養羊。”


他說﹐現在﹐無論人口還是牲畜﹐跟他當年插隊時相比都翻番了﹐給草原帶來的壓力可想而知。

*氣候變化增加荒漠化程度*

此外﹐氣候變化對土地沙化的影響也不可低估。劉拓說﹐氣候變化能引發極端天氣﹐比如嚴重乾旱﹐而乾旱會導致植被衰退和土地荒漠化。他引述美國研究成果說﹐氣溫昇高一度﹐荒漠化可能會增加17%。

國家林業局副局長祝列克說﹐西藏目前最大的威脅就來自於氣候變化。

他說﹕“由於氣候變化﹐西藏這個區域氣溫上昇﹐整個雪線是退縮﹐造成了水資源有可能出現局部的枯竭的問題。”

中國官員提到的其他方面的挑戰包括﹕不合理利用水資源﹔對治沙重要性缺乏認識﹔資金投入嚴重不足﹔荒漠土地植被大都處於初步恢復階段﹐極易反彈﹑退化等。


*溫家寶表示要實行禁牧補償*

不過﹐官員強調﹐沙化是可以控制和治理的。最近﹐中國總理溫家寶在錫盟視察時提出﹐要實行階段性禁牧﹐要建立草原生態保護補償獎勵機製。

溫家寶在牧民家中表示﹕“階段性禁牧是保護草原生態的非常重要的一個措施,但是必須得給牧民足夠的補貼,最根本的是讓牧民的生活不降低,不僅不降低,還能逐年有所提高,政策才能鞏固下去。”

阿冰認為﹐這種做法很好。他補充說﹐有獎就要有罰﹕“這個是我們幾年前就討論過:為甚麼草原沒有建立這種補償機制?為甚麼草場定的那個載畜量,沒有人執行?老百姓過牧,為甚麼沒有懲罰?不過牧的,為甚麼沒有獎勵?你訂了這個草原法。任何法,你都要有罰則。如果沒有罰則的話,你這個最多是個公約。所以這就很糟糕。現在建立了這個補償機制,應該是一個比較好的開始吧。”

*能源開發收益返補草原*

近年來﹐內蒙古經濟發展很快﹐GDP增幅連續多年居全國之首。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過程中﹐採油採礦所佔比重越來越大﹐不可避免地給環境帶來一定影響。

原北京知青張良最近去了一趟東烏旗﹐沿途他看到“有開礦的,有採油的,也有修鐵路的。”

張良和阿冰都認為﹐內蒙古採取的一些措施有效彌補了對環境的破壞。阿冰說﹕“鄂爾多斯的能源的開發在這些年是帶動了整個內蒙的發展。但是鄂爾多斯生態並沒有見太壞。它制定了相應的政策,就是說,從草原開發了資源以後,用所得返補草原,搞草原基金這種補償。”

*綠色和平警告避免短視做法*

“綠色和平”的王小軍認為﹐ 經濟發展跟防沙治沙並非總是矛盾的﹐關鍵是選擇甚麼樣的路徑﹐能否避免急功近利的短視做法。

王小軍說﹕“現在﹐內蒙在風電方面的發展已經是速度相當地快。可惜像這種電,它賣不出去,因為現在還存在電網的一個瓶頸的問題。如果我們可以解決風電上網的難題的話,那內蒙就多了一條發展經濟的道路,而且這個道路是長遠的,它不會去破壞環境。”

在植樹造林方面﹐王小軍抱怨說﹐有些官員只追求面積﹐ 不顧及成效﹐只管種植﹐不管成活﹐以致年復一年在同一地點沒完沒了地種樹。

此外﹐他說﹕“在種樹的過程裡頭,到底種的是一些甚麼樣的樹?是不是本土的樹,還是外來的樹種?這個是要去考慮的一個現象。比如說,我 們聯想到去年舟曲的泥石流,同樣也是因為把天然林砍掉,然後去種人工林。”

祝列克強調﹐中國將把植樹造林納入國家對各級政府考核的內容﹐並作為“十二五”發展的約束性指標。同時﹐在未來五年裡﹐各級政府在這方面的財政投入將比“十一五”有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