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博鰲講話揭示“中國特色單邊主義”玄機

採訪博鰲論壇的記者在媒體廳觀看屏幕上顯示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幕式上講話的視頻。 (2021年4月20日)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習近平博鰲講話揭示“中國特色單邊主義”玄機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不點名批評個別國家採取“單邊主義”,認為在經濟全球化時代,”築牆“和”脫鉤”只會損人不利己。有輿論則批評習近平玩弄辭藻,在試圖消除西方陣營戒心的同時,推行有中國特色的單邊主義。

習近平說:“不能把一個或幾個國家制訂的規則強加於人,也不能用個別國家的單邊主義,給整個世界'帶節奏',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大國要有大國的樣子,要展現更多責任擔當。”

週二(20日)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視頻演說,呼籲各國回應時代呼籲,堅持多邊主義,強調人為“築牆”及“脫鉤”違背市場規則,損人不利己。

雖然是不點名批評,但外界普遍認為,習近平口中的“個別國家”和“大國”指的是美國。本月初,美日元首在白宮會晤前夕,中國外長王毅也曾警告日本政府不要被美國“帶節奏”。

中國特色的單邊主義抬頭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習近平的講話顯然自相矛盾。

資料照: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軍事戰略暨產業所所長蘇紫雲

蘇紫雲說:“北京近年來走向它獨特的一種單邊主義,也就是有中國特色的單邊主義。中國企圖透過經濟滲透這種方法去影響別國,同時又指責別國干涉中國內政。這種特色是北京所獨創出來的,所以才說它是一個新型的superpower(超級大國)。”

拜登上任後曾表示,美國要和盟友在貿易上制訂規則,聯手抗衡中國,又曾呼籲歐洲盟友必須為與中國競爭做準備,應該團結一致,阻止中國政府在經濟方面的不當及脅迫行為。

習近平在博鰲論壇的這番話又是否衝著拜登呢?蘇紫雲說:“它是提出另外一種競爭性的說法,企圖分裂美國跟歐洲,在經濟上是一個重中之重,也就是中國企圖用市場的力量去吸引歐洲,不要跟美國合作,這有點重複(上世紀)1930年代德國納粹黨,也是用德國的市場力量,影響西方企業,最後不幸造成戰爭。拜登政府的呼籲其實是要避免這種悲劇。”

採訪博鰲論壇的記者在媒體廳觀看屏幕上顯示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幕式上講話的視頻。 (2021年4月20日)

在演說中,習近平也倡議亞洲和世界各國回應時代呼喚,攜手共克疫情,加強全球治理,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朝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方向不斷邁進,並提出“四點倡議” :平等協商,開放創新,同舟共濟,堅守正義。

分析:中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蘇紫雲卻認為,習近平說一套,做一套。他說:“'人類共同體'是中國在2016年後在聯合國框架之下一直重複提出的,主要目的就是把中國的行為合理化,正當化,包括氣候變遷,還有資源的運用,貿易的進行都強調命運共同體。它講的是一回事,可是事實上,包括它在南海的行動,還有中國漁船在南美洲的撈捕,全都不是命運共同體,而是在摧毀人類的命運。”

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的澳洲中華全球研究中心研究員宋文笛以“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形容習近平的講話內容。

澳洲中華全球研究中心研究員宋文笛。 (宋文笛提供)

宋文笛說:“現在說中國反對單邊主義,其實拜登在選舉期間和現在執政期間,都也說他是支持多邊主義,一定程度上,中國現在似乎是在想辦法借用拜登政府的詞彙來'反打'美國政府,借用美國乃至於西方世界喜歡用的一些詞彙,略作調整之後拿來對中國乃至於中共有利的一些陳述,把'普世價值'改成'共同價值',拿著對方的詞彙往對中共有利的方向作辯護。”

宋文笛相信,北京正以自己的一套方式企圖改變國際秩序。他說:“現在中國方面的思路應該是'蠶食'多於'鯨吞'。大方向它不直接跟美國和西方為主的國際秩序對抗,但是,它在邊邊角角去開創中國為首的其他的小區域秩序,希望慢慢的以化整為零的方式,但積少成多,慢慢來改變國際秩序。包含像用一帶一路這些方式,建構以東南亞和中亞國家慢慢納入中國它的經濟圈,逐漸習慣中國為主的生態。”

美參院通過法案應對中國挑戰

美國國會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早前以大比數通過《戰略競爭法案》,聲言動員美國一切力量,應對中國挑戰。

法案內容涵蓋經濟、科技、軍事、人權層面,包括撥款協助美國企業撤出中國市場,分散供應鏈,在印太地區推動基礎建設,每年撥款3億美元成立“對抗中國影響力基金”,並資助媒體對抗假訊息,投資能避過言論審查的技術。

法案表示要加強與台灣的連繫,認同台灣是美國印太戰略的重要部分,應定期對台軍售,推動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給予台灣跟其他政府同等待遇。

法案又提出撥款一千萬美元,促進香港民主,並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強迫勞動、強迫絕育問題實施制裁。中國外交部譴責這項法案渲染“中國威脅論”,大肆鼓吹美國開展對話戰略競爭。

澳洲中華全球研究中心研究員宋文笛則相信,習近平在博鰲的講話是希望西方陣營能認清一點。

他說:“西方國家慢慢的凝聚力在上升中,不管是四方安全對話的成長,乃至美日同盟關係的深化,還有歐洲,像英、法、德這些國家,也就是說,西方國家對中國聯合施展壓力的情況變得嚴重。中國現在可能比較希望用不直接對抗的方式跟大家說,中國其實還是維持現狀,而不是修正主義的國家,來消緩其他國家對它施壓的局勢。 ”

不稱霸?專家:聽其言 觀其行

習近平口中的“不稱霸”能否對西方陣營起到安撫作用呢?宋文笛說:“我想,效果有限吧。就像北京喜歡對台灣說,對台灣領導人的表現是要'聽其言,觀其行'。現在也是一樣。西方國家乃至於其他國家對於中國這些'不稱霸'的宣示,除了聽其言之外,更重要的還是要觀其行。”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蘇紫雲則認為,北京的宣傳攻勢再凌厲也掩蓋不了事實。他說:“習近平在2012年上台,到現在剛好是十年。中國軍事預算增加了一倍,百分之百,建立了航空母艦等等,所以它有這樣的軍事力量,而它的政府又沒有改革,又連續侵犯人權,所以這種中國威脅論就變成迫切的事實。”

種種跡象也顯示,美中兩國在經濟和科技等領域朝著“脫鉤”的方向走。 4月12日,美國白宮召開半導體峰會。全球約20家相關產業巨頭應邀出席。大陸“環球時報”批評這場峰會排除了來自中國的企業,並譴責這是一場由美國主導,在半導體領域裡與中國脫鉤的陰謀。

有分析則認為,美國把芯片視為遏制中國科技崛起的武器,也視為談判桌上的關鍵籌碼。

香港智明研究所研究總監許楨向美國之音表示,相信習近平在博鰲論壇上喊話是有針對性的。

他說:“每個國家都有戰略產業方面的短板,譬如芯片,營業額也好,毛利純利最大化也好,必然受到一定的壓縮、變相,也讓中國在這些領域發展的速度受影響,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習近平也必須位於未雨綢繆,在中國被圍堵情況進一步惡化之前,透過國際輿論向美國喊話,另一方面也不讓相關情況向更多國家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