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聘請受中共打壓的原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許章潤為研究學者,美國學者表示,這一具有像徵意義的舉動會帶動更多美國的學術機構與中國的人權法治民主捍衛者建立聯繫;專家則認為,這反映出美國朝野及各領域在對中國問題上終於有了共識。
孔杰榮:我也想做類似的事情
曾在哈佛大學法學院任教17年的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孔杰榮,稱哈佛費正清中心聘請許章潤教授為“出色的舉動”,他呼籲其他傑出的研究機構仿效這一舉動,“應該向中國其他爭取人權、法治和民主的重要人物發出類似的邀請”。他表示,他也想“為在中國受打壓的其他許多人權英雄和優秀學者做類似的事情。”
現年90歲高齡的孔杰榮教授對美國之音說,哈佛的這一舉動提出了一個問題,“我長期以來一直認為應該限制我跟中國傑出人權人士的聯繫,因為怕可能會增加他們的麻煩。但是現在我看到也許我們應該採取相反的做法。”
孔杰榮表示,他看到了哈佛的做法給了困境中的許章潤教授以巨大精神鼓舞,“他(許章潤)在回應哈佛授予他的榮譽時,發表了一篇精彩的、極為有趣的文章。這顯然是一種心理上的收入。這使他在與壓迫的鬥爭中獲得了更大的抵抗力並邁出了更大步伐。”
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學者、波士頓大學國際關係與政治學教授傅士卓(Joseph Fewsmith)在回應要求評論的電子郵件中寫道:“許章潤教授是一位傑出的學者、優秀的人。費正清中心有為面臨風險的學者提供學術居所的悠久傳統,我當然歡迎他以及其他人。”
旅美法律學者虞平說,作為早期對中美建交有重大影響的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作出這一決定意義重大。
表明對習近平極權統治的不滿
“在這樣一個關鍵時刻他們站出來,實際上也是表明了他們對中共處分許章潤的不滿,非常具有標誌性的作用,可見海外越來越多的機構和個人對現在中共的一黨專制,特別是對習近平極權的統治非常不滿。”
虞平說,費正清中心以前非常不願意介入對他們有影響的政治漩渦,“這一次表明態度支持許章潤說明它有轉向的一種跡象。”
虞平認為,此一事件的後續效果還有待觀察,“因為還有很多類似的組織,看看他們是不是會跟進,是有意思的、需要觀察的。”
不過,《晚年周恩來》作者、原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室務委員高文謙認為,哈佛的這一舉動是否具有指標意義還有待觀察,“我更認為這是一個像徵性的舉動”。
高文謙說,上世紀90年代中他在費正清中心任訪問學者,當時北京當局已經知道他正在撰寫《晚年周恩來》一書。為阻止他的寫作計劃,時任副總參謀長兼情報部長的熊光楷和社科院副院長的劉吉,向哈佛大學施壓,最後迫使費正清研究中心取消了對他的經濟資助。
費正清中心的舉動不同尋常
中共黨史專家的高文謙說,費正清教授一直被認為是一位親華派學者,“由於費正清中心歷史上有這樣的傳承,也由於研究中國問題的學者最怕失去進入中國的機會從而使自己的研究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中國政府就一直以此要挾,'不聽我的話,就取消你訪問中國的機會',由於這兩個原因,該研究中心在處理跟中國的關係時一直非常小心翼翼。”
高文謙認為,對哈佛大學而言,這一象徵性行動本身已經不同尋常了,“正是美國朝野、各個領域在對中國問題上終於有了一個共識了,而這是有了這個共識後的表現,所以它的這個腰桿子開始硬起來了,我樂觀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