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雖然中國擬減少正式公佈的國防開支,但外界預計,中國今年將從非國防渠道獲得資金,以加強對有爭議的南中國海地區的軍事控制。
根據星期二(3月5日)提交給全國人大會議的一份預算草案,中國今年將國防開支同比增加7.5%,從而使這項支出達到1776億美元。去年的國防開支預算增長了8.1%。
海事學者認為,中國政府將像以前那樣, 從民營部門、甚至從私企獲得資金,維持甚至繼續擴大在南中國海已經佔據主導地位的軍事存在。
中國聲稱對南中國海大約90%的海域擁有主權,這片水域覆蓋從香港到婆羅洲。汶萊、馬來西亞、菲律,台灣和越南也都對同一海域的全部或一部分有主權聲索。2010年以來,中國向在爭議水域派遣軍艦和軍機,令其他聲索方嚴重不滿,也促使華盛頓向那片水域派出軍艦和軍機作為威懾力量。
新加坡國際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胡逸山表示,“中國在南中國海進行的是全面擴張,涉及到軍方,但是也涉及私營部門”。
胡逸山說,“因此,你可能會看到,嚴格意義上的軍事活動有所減少,甚至軍事設施的數量也略有減少,不過,中國會繼續對南中國海的主權聲索。”
中國引用一些史料宣稱對南中國海擁有主權,包括擁有那片海域豐富的漁業和石油天然氣儲備。學者指出,中國軍方把對南中國海的控制作為一項重要使命,中國軍隊艦船總數從2012年的512艘增加到現在的714艘。
中國海軍已經得到幫助。中國國有的石油鑽探公司中海油集團通過在越南有爭議的水域鑽井,以及總部位於中國的私人公司填海造地,幫助政府在本來不適合居住的小島上站穩腳跟。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和上海同濟大學兩年前表示,他們將建設一個覆蓋南海和東海的“長期觀測網”。中海油和中國地震局也參與了有關這個網絡的討論,該網絡將跟其他國家共享數據。分析人士2017年指出,觀測網項目將加強中國海事索賠的法律基礎。
東京國際基督教大學政治與國際研究資深副教授斯蒂芬·納吉表示,“解放軍經營的生意,是通過採購軍事產品等渠道來積累收入,他們可以從科學部門等拿到業務,以便他們得以在科學外交的條款下進行探索。”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所屬的中國電力項目的一項研究顯示,中國的許多軍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被設計成雙重用途,並從地方和國家的非國防經費中獲得資金” 。
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亞研究所亞細安研究中心政治與安全事務研究員丁薩認為,中國需要更多資金,政府可以出售美國政府債券。
位於檀香山的智庫東西方中心高級研究員丹尼·羅伊表示,中國軍隊還可能推遲或者削減在其他方面的努力,以“保持中國在南中國海加強地位的速度” 。
丁薩說,“中國的整體經濟正在放緩,因此我認為他們在國防方面的支出必須更加謹慎”。
納吉說,中國可以通過跟南中國海其他聲索方進行外交努力,鎖定目前持有的島嶼,包括帕拉塞爾(中國稱西沙群島)的全部130個小島和斯普拉特利群島(南沙群島)上的7個島嶼。納吉說,中國的目標是阻止企圖削弱中國控制的多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