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中國前農業部副部長屈冬玉8 月1 日正式就任聯合國最大專門機構之一的糧農組織(FAO )的總幹事。至此,在聯合國15 個專門機構中,已有4 個機構的最高領導人由中國政府推舉的人擔任,美國一個都沒有。
另外3 個是國際民航組織(ICAO )、國際電信聯盟( ITU ) 和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 UNIDO ) 。
今年6 月,在聯合國糧農組織大會的選舉中,屈冬玉在首輪投票中就從191 個參選國中獲得了108 票,以壓倒多數擊敗了來自法國和格魯吉亞的競選對手。歐盟支持的法國競選人獲71 票,美國支持的格魯吉亞競選人僅獲12 票。屈冬玉的任期從2019 至2023 年。
中國在改革開放中使數億人脫貧的成績,讓以消除飢餓為宗旨的聯合國糧農組織有理由相信屈冬玉" 可以向糧農組織提供諸多知識和經驗," 他的前任巴西的格拉齊亞諾•達席爾瓦這樣說。
但一個來自黨領導一切國度的高官,當需要在效忠中共還是聯合國憲章之間做出選擇時會如何表現仍引起擔憂,“北京會用戰勝貧困的經驗來餵飽世界,還是將更關心鞏固中共的權力?”南華早報記者克拉克(Hilary Clarke )說這是西方外交界熱議的話題。
跟上世紀90 年代中國官員的心態不同,屈冬玉在當選後表示要感謝中國,“ 我深深感謝我的祖國。如果沒有我的祖國過去40 年的改革和開放政策,也就不會有今天的我。”
曾為毛澤東、周恩來和鄧小平等中國領導人擔任翻譯的冀朝鑄,在他擔任聯合國副秘書長時曾表示,作為聯合國高級官員,他首先忠於聯合國憲章,而不是本國政府。
不過屈冬玉誓言中國會遵循糧農組織的條例和規則,“ 我是一名科學家,總是根據自己的判斷行事,就是在當副部長時也是這樣。” 今年4 月他在與美國國務院負責國際組織的助理國務卿莫利( Kevin Moley ) 對話時說。
55 歲的屈冬玉是中國湖南一個稻農的兒子,畢業於中國湖南農業大學,並擁有荷蘭Wageningen 農業大學的農業和環境科學博士學位。他曾擔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和農村發展政策研究員,2015 年任中國農業部副部長。
西方專家擔心屈冬玉會利用聯合國糧農組織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 一帶一路” 計劃效力。南華早報引述總部在倫敦的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 的主任蒂姆· 本頓(Tim Benton) 的話說,“如果他(屈冬玉)為中國效力,顯然就要鼓勵一帶一路,把中國放在贏得下一代農業系統利益的位置上。”
中國一直利用其在聯合國及其所屬機構的影響力,竭力排斥台灣對國際組織的參與。福克斯新聞引述傳統基金會的聯合國問題專家布雷特舍費爾的話說,“ 中國利用國際民航組織—— 就像它在世界衛生組織一樣—— 阻止台灣人的參與和一些優先事項。中國還利用國際電信聯盟使' 一帶一路' 合法化,並推進其互聯網目標….. 很明顯,中國有一個計劃,他們針對一些國際組織以實現其目標。”
中國幫助屈冬玉當選的做法也引起非議。法國《輿論報》說,中國在糧農組織競選中的成功,“ 是在逐個談判財政援助的基礎上、以加倍援助來獲得選票的” 。
代表非洲參加競選的喀麥隆的麥迪·芒貴(Medi Moungui )是糧農組織正式提名的5 名候選人之一。但他在中國取消了喀麥隆7840 萬美元債務後宣布退選。
美國是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最大捐贈國。根據該組織的數據,僅2018 年美國的分攤會費和自願捐贈合計為2.9 億美元。在分攤會費方面,美國占全部成員國會費總數的22% ;其次是日本,9.681% 。中國第3 ,佔7.922% 。
特朗普政府駐聯合國糧農組織的代表、印第安納農場主湯姆(Kip Tom )僅在今年4 月才得到參院確認上任,那時距離該組織總幹事競選只有兩個月時間。
“當美國在羅馬(該組織總部)根本沒有大使在跟踪競選的時候,特朗普政府不知道—— 或者根本不關心—— 它有可能在糧農組織的競選中看到美國青睞的來自格魯吉亞的候選人輸給中國。這將是第一個來自共產主義國家的糧農組織總幹事。”由女性領導的報導聯合國相關事務的獨立媒體Pass Blue 說。
現在西方外交人士擔心美國可能會考慮撤出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中國近年來大舉進軍聯合國及其所屬機構的做法相反,特朗普政府似乎在逐漸離開聯合國及其國際組織。
今年1 月1 日,美國正式撤出了聯合國15 個專門機構之一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 這一全球最著名的文化遺產保護組織之一。
特朗普政府在2017 年10 月在該組織承認約旦河西岸老城希伯倫(Hebron )為巴勒斯坦世界遺產地後宣布退出該組織。
2018 年10 月17 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將撤出聯合國15 個專門機構之一的萬國郵政聯盟(UPU ),該決定將於10 月17 日生效。這個有著144 年曆史的組織所規定的郵寄價格使美國企業無法跟中國競爭。
聯合國15 個專門機構除了上面提到的還有:國際農業發展基金、國際勞工組織、國際海事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集團、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世界氣象組織、世界旅遊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