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正在印度訪問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週四(9月14日)與印度總理莫迪舉行了兩人之間的第10次會談。無論是印度這次隆重接待安倍,還是日印首腦會談的內容,都再次突顯日印面臨中國挑戰下的有增無減的蜜月關係。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週四與印度總理莫迪在印度艾哈默德巴德舉行了兩人之間的第10次會談。雙方發表的聯合聲明強烈譴責北韓實施核試驗等挑釁國際社會的舉動,一致同意完全履行安理會制裁北韓的新決議,並呼籲國際社會對北韓實施最大的壓力。
聯合聲明還確認了遵守國際法、維持海洋航行及其上空飛行自由,用和平手段解決主權紛爭很重要的立場。
聲明還包括日本為印度引進日本新幹線技術等基礎設施建設提供1900億日元(約17億美元)低息貸款和今後5年培養1000名日語教師的計劃、原則上開放兩國航空公司路線和航班自由等援助和經濟合作,並明文記載日印基於核能協定,開設兩國官民協商日本對印度出口核能技術的談判桌,以及繼續討論印度引進日本製造的海上救援艇“US-2”的內容等。
歡迎盛況
2000年起日印同意構築“環球夥伴關係”後,2005年前首相小泉純一郎政權下,日本與印度達成了首腦每年互訪的協定。2006年安倍首次執政期把日印關係提升到“戰略性環球夥伴關係”,日印加強政治與軍事關係的潮流中,2007年安倍第一次訪問印度,第二次執政後,安倍2014年、2015年再訪印度,這次是第四次。
印度是迄今為止日本首個約定了每年首腦互訪的國家,日印因為同屬民主國家,而且不存在歷史問題等政治糾紛,兩國關係一向安定、穩健,雖然日本國民對印度可能遜於印度國民對日本的親近感,但日本傳媒、輿論都早已熟悉近年日印正加強包括政治和軍事在內的戰略夥伴關係,對安倍這次再訪印度習以為常。安倍出發當天,只有少數主流傳媒注目安倍此行。
安倍伉儷抵達印度後換上印度服裝,與莫迪一起接受綿延約8公里的舞蹈隊伍與民眾歡迎。沿途大幅的安倍肖像和日語“歡迎”標語等迎接盛況傳到日本,引發日本主流傳媒報導和評論。富士電視台說,甚至安倍昭惠也感意外,“不假思索地拿出手機拍攝歡迎隊伍”。
推進日印“特別戰略環球夥伴關係”
2014年上任的莫迪不僅兩次訪問日本,而且還與安倍在國際會議期間有過會談,週四是兩首腦第10次會談。安倍這次訪印選擇艾哈默德巴德,不僅是為了出席日本新幹線建設的孟買至艾哈默德巴德的動工儀式和突出日本鈴木(Suzuki)汽車在印度的工廠擴大到了古吉拉突邦所象徵的日印經濟合作舞台,而且要在艾哈默德巴德這個莫迪的故鄉確認和推進日印“特別戰略環球夥伴關係”。這個戰略合作被廣泛視為意在牽制中國。日本《朝日新聞》週四報導安倍訪印的大字標題是“日印穿梭謀求牽制中國”。
《朝日新聞》指出:“日印兩國針對中國的意識是包括經濟杠杆和安全保障方面加強聯結,中國不僅在加強海上重要通道的印度洋,而且還在加強東中國海和南中國海的海洋活動。日本與美國、印度每年實施三國海上軍演,首相官邸內的官員是以‘對手的對手是強有力的朋友’來謀求擴大日印防衛合作。”
《日本經濟新聞》旗下的“日經商務線上”也指出,孟買至艾哈默德巴德新幹線是印度第一條新幹線,如果順利展開,今後印度其它線路採用日本新幹線的可能性很大,“中國雖然也在謀取印度高鐵專案,但印度深知中國自稱的國產技術、系統等其實是複製外國的產物。被中國奪取了印尼雅加達至萬隆之間高鐵專案的日本,在印度洗刷了恥辱。”
安倍週四與莫迪會談前,在出席新幹線動工儀式上強調日本爭取建設印度6條新幹線計劃的願望。
印度崛起
研究印度問題和日印關係的學者堀本武功指出,印度不僅是可能繼中國之後另一個改變世界的大國,而且印度持有可能比中國更優越的潛在崛起條件:“首先是民主制度令國家政治安定;第二印度經濟成長近年保持在約7%,增速超過中國;第三印度人的英語能力強,便於融入國際社會;第四印度雖然與中國一樣是十三億人口的國家,但印中最關鍵不同,年齡中間值25歲,中國是35歲、而日本已到45歲;第五是印度突出於印度洋的地理位置比中國更具軍事優越性。”
從地理上牽制中國的海洋行動,從政治、經濟、外交上牽制中國一帶一路、牽制中國對東亞、南亞、東南亞的影響力,是日印兩國近年日益迫切的共同願望。日本是印度繼俄羅斯之後第二個約定每年首腦互訪的國家。印俄也有戰略夥伴關係,軍事關係密切,俄羅斯長期提供印度軍備,從日本的角度來看,印度還有間接牽制中俄接近的潛力。
堀本認為,中國2030年以後的經濟狀況不可能和現在一樣,因為會和日本一樣,背上高齡社會的包袱。日本現在每年的社會福利費是防衛費的20倍,中國社會福利儘管不如日本,但人口龐大,社會福利費至少也需要日本的一半,今後社會福利費需求會不斷加大。而印度雖然現在比中國落後,但具備了本世紀後可追上中國的潛力。
利益婚姻
日印關係在二十一世紀後,基於安倍第一次政權時期提出“構築亞太自由之弧”的外交設想起,印度進入了日本外交戰略的視野。安倍第二次執政期提出構築包圍中國的“亞洲安全鑽石網”,把日本與澳大利亞、印度、美國夏威夷連成一個包圍中國的鑽石形海上安全網。但印度儘管與美、日加強政治與軍事關係,初期也沒顯示疏遠中國的意圖,只是近年中國與印度死敵-巴基斯坦結盟、構築中巴經濟走廊,還瞄準印度與斯里蘭卡、不丹等周邊國家關係的縫隙擴大對印度周邊國的影響力,才開始令印度十分不滿,明顯靠近美日。最近中印在不丹的領土糾紛似乎更刺激了中印不和。
但堀本對日印關係前景並不樂觀,他以“利益婚姻”來形容目前的日印彼此需要對方來牽制中國的關係。他認為印度外交基本是謀求漁翁得利,對國際事務也沒固定觀念和規則,當印度比中國強大時,日印關係就可能改變。
對安倍政權來說,現在與印度加強戰略夥伴關係,既容易出成果也符合國家利益。包括《朝日新聞》等並非支持安倍政權的傳媒的日本輿論對目前的日印關係走勢沒有發出不同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