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調維護台海和平穩定與中國競爭而非衝突 拜登在國情咨文中談美中關係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強調維護台海和平穩定,與中國競爭而非衝突,拜登在國情咨文中談美中關係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強調維護台海和平穩定與中國競爭而非衝突 拜登在國情咨文中談美中關係

美國總統拜登星期四(3月7日)晚向參眾兩院聯席會議發表就任總統以來的第三次國情咨文。他提到中國時表示,美國堅決反對中國的不公平經濟行為,並且將為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挺身而出。不過他強調,美國希望與中國競爭而非衝突,美國正處於更強的地位贏得競爭。

拜登星期四的國情咨文演說1小時8分。他主要聚焦美國民主、經濟、俄烏戰爭、墮胎、移民邊界問題、以哈衝突等議題。他在外交關係部分提到中國,但著墨不多。

“美國正在崛起”

他說,很多年來,包括共和黨人在內的很多人一直在說中國正在崛起、美國正在落後,但“他們把事情搞反了,美國正在崛起,我們擁有世界上最好的經濟。”

他說,美國的經濟正在讓世界羨慕,過去三年增加了1500萬個就業,新增80萬多個製造業崗位,通膨正在下降,出口在增加,消費者信心正在上升。

拜登總統表示,由於晶片和清潔能源方面的立法和政策,美國在這兩個方面都在吸引投資。

威爾遜中心戰略競爭研究所所長馬克甘迺迪(Mark Kennedy)認為,拜登似乎在透過國情咨文回應中國外長王毅最近有關美國的言論。王毅在中國全國人大期間抨擊美國,並質疑美國的自信。

甘迺迪透過電子郵件對美國之音說:「也許是為了回應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最近關於美國缺乏自信的言論,拜登總統堅稱正在崛起的是美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尋求脫離美國技術之際,拜登總統強調,得益於《晶片和科學法案》,美國在研發方面的投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直接投資不斷下滑之際,拜登總統強調,美國'在清潔能源和先進製造業領域吸引了6500億美元的私營部門投資'。”

美中貿易

拜登在國情咨文中也表示,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逆差降至十年多來的最低。

美國商務部2月公佈的數據顯示,美中貿易逆差在2023年達到7734億美元,比2022年下降了近20%,其中美國與中國的貨物貿易逆差減少到4272億美元,是自201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拜登就任總統以後採取了延續了其前任川普政府時期的關稅,並且採取與中國進行競爭、投資國內並強化同盟關係的策略來應對中國的挑戰。

拜登在國情咨文中再次強調:“我們堅決反對中國的不公平經濟行為。”

“維護台海和平,與中國競爭而非衝突”

他也表示,美國會「為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挺身而出」。

他發表國情咨文演說之際正值《美台關係法》簽署45週年。這部法律要求美國“提供防禦性武器給台灣人民”並“維持美國的能力,以抵抗任何訴諸武力、或使用其他方式高壓手段,而危及台灣人民安全及社會經濟制度的行動。”

拜登總統在國情咨文中還表示,在他就任總統以來重振了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夥伴關係和聯盟,並確保美國最先進的技術不能用於製造中國武器。

就在國情咨文一周前,拜登政府採取了多項行動,包括拜登總統簽署一項行政命令,以更好地保護美國人的敏感個人資料不流向中國等外國對手;對中國製造的「互聯汽車」(connected vehicle)展開國家安全風險調查。

今年1月,五角大廈將記憶體晶片製造商長江儲存(YMTC)、人工智慧公司曠視科技(Megvii)等10多家中企列入軍工企業名單,以防止美國的科技被中國軍方使用。

不過拜登在國情咨文中重申:「我們希望與中國競爭,不是發生衝突。」

「我們在21世紀與中國的對抗中,比任何人、任何時候都處於更有利的地位。」他也說。

拜登稱,他的前任、共和黨總統川普只是口頭上對華強硬,但未能採取行動。

威爾遜中心的甘迺迪認為,拜登總統強調美國最先進技術不能用在中國武器上,以及提及前任川普,證明美國民主共和兩黨都致力於贏得拜登所稱的“21世紀的競爭” 。

不過曾在2004年至2005年擔任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國事務主任的韋德寧(Dennis Wilder)認為,拜登此次國情咨文對中國的評論,相比2023年的,在措辭上相當溫和。

他透過電子郵件對美國之音說:「他恰當地重申,他不想與中國發生衝突,而是尋求競爭。拜登的這些話對習近平來說並不意外。當中沒有針對他個人的批評。中國應該是鬆了口氣。”

拜登去年發表國情咨文演說時正值中國偵察氣球飛越美國領土上空被美方擊落。他當時在國情咨文中說:“在能夠推進美國利益並造福世界的領域,我致力於與中國共事。如果中國威脅我們的主權,我們將採取行動,保護我們的國家。我們做到了。”

他當時還點名習近平,稱“告訴我有沒有任何一位世界領導人,想和習近平換位置?”

拜登去年11月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舊金山會晤後表示,雙方的會晤是進行過的“最具建設性和富有成果的討論”,但在記者會上回答相關問題時仍稱習近平是“獨裁者」。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資深研究分析員沈寧天(Nathaniel Sher)認為,拜登在國情咨文中對中國著墨不多,並且在相對後面的部分才出現,與選舉年有關。他說,這顯示出“在選舉年,拜登將更多的焦點集中在美國民主、俄烏戰爭和經濟這些議題上。”

但是他表示,也是因為選舉年,“拜登沒有使用在2023年國情咨文時說的有關他願意'在能夠(推進美國利益的)領域與中國共事'的措辭。”

美國之音記者章樂古對本報道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