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消費者和海外的同情民眾本月掀起了購買菠蘿的狂潮,以支持台灣的波蘿種植農,他們被台灣的政治對手中國突如其來的進口禁令的打擊,面臨5,000萬美元的生意損失。
中國海關總署上個月宣佈了這一禁令,稱在去年從台灣運來的幾批菠蘿中發現了“檢疫性有害生物”。
台灣消費者懷疑中國正在利用其經濟實力就政治問題向他們的領導人發出警告。中國將這個實行自治的島嶼視為其領土的一部分,但台灣人在2019年的政府調查中表示,他們更喜歡自治。
國內銷售火爆
到本週,因為社群媒體活動和台北地區的超市促銷,讓波蘿有了新的“下架”期限。為了紀念台灣的民主制度,一些銷售點甚之將這種水果宣傳為“自由菠蘿”,來與中國的政治制度形成鮮明對比,其他一些則張貼了米高的標語,上面寫著“國內生產的商品-銷售火爆”。
現年55歲的台北人蔡大衛(David Tsai)本週三在台北露天市場上以每顆2.80美元的價格購買波蘿。他通常每週購買兩三個,但計劃在三月份,每週再多買兩個。他懷疑中國的禁令完全是出於政治動機。
“現在這個價格很正常,並沒有特別便宜,所以這次購買是為了表達支持,”從事貿易的蔡大衛說。
他說:“我認為共產中國對波蘿的進口禁令不公平。”
海外消費
據台北媒體報導,今年累計至今,日本貿易商承諾今年到目前為止將接受創紀錄的6200噸台灣波蘿,以幫助抵消對中國大陸出口的損失。
加拿大和美國官員本月正利用互聯網敦促消費台灣波蘿。駐台北的加拿大貿易辦公室負責人里夫斯(Jordan Reeves)在社交媒體上曬出一張自己和同事圍著菠蘿披薩的照片。而事實上的美國駐台灣大使館,則在臉書上發布了他們台北辦公室裡到處是菠蘿的照片。
這三個國家都與中國有各自的爭端。
台北的獨立政治顧問蘇襄週四(3月18日)告訴美國之音:“在短短幾天內,台灣能夠實現市場多元化,並在其他地方產生購買需求,這清楚地表明,中國在將貿易當作一種武器之前,需要重新思考其長期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