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政府及其西方盟友星期三(3月30日)表示,俄羅斯所謂大幅減少在基輔等方向軍事行動的說法完全是俄軍在遭受嚴重損失後需要進行休整和重組的計謀,而且俄軍對烏克蘭其他城市的狂轟濫炸並未收斂,對被其嚴密包圍的南部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摧毀式的砲擊更是有增無減。
俄羅斯總統普京揮軍入侵烏克蘭已經持續將近五個星期,但是在兵員和武器裝備上佔有絕對優勢的俄軍不僅無法攻克任何一座烏克蘭大城市,而且在烏克蘭軍民的頑強抵抗下還損失慘重。俄羅斯國防部宣稱,俄軍將大幅減少在基輔和北方重鎮切爾尼戈夫方面的軍事行動,以便為雙方的和談“增加互信”。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星期二晚的視頻談話說,他不會輕信莫斯科所說的話。
“烏克蘭人並不是天真的人,”澤連斯基說。“烏克蘭人從持續34天的入侵,以及過去八年頓巴斯地區戰爭中已經了解到,他們能夠相信的唯一東西就是具體的結果。”
“我們可以說我們在談判中聽到的信號是積極的,”澤連斯基又說。“但是這些信號並未將俄軍炮火的爆炸聲消音。”
烏俄代表團星期二在伊斯坦布爾恢復了兩個多星期以來的首次面對面和談。
根據美聯社和其他媒體的報導,烏克蘭代表團在談判中提出了一套烏克蘭宣布成為中立國、保持中立和無核地位、放棄加入任何軍事聯盟、放棄在其領土上設立外國軍事基地、拒絕外國駐軍、而其他相關國家對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的方案。本來計劃談判在星期三繼續進行,但是由於前一天的和談出現被土耳其外長梅夫呂特∙恰武什奧盧(Mevlut Cavusoglu)稱為“有意義的”進展,因此雙方代表團都需要回國進行進一步磋商。
與此同時,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亞歷山大∙福明(Alexander Fomin)在莫斯科表示,考慮到增強雙方互信,並為下一步談判創造條件,俄軍將“從根本上…減少基輔和切爾尼戈夫方向的軍事行動”。但他並未解釋如何或何時減少軍事行動。
在澤連斯基總統對俄國的意圖表達懷疑之後,他的顧問奧列克西∙阿列斯托維奇(Oleksiy Arestovych)也指出,莫斯科正在將目前部署在烏克蘭北部的部分部隊調往東部,目的是對那裡的烏克蘭主力部隊形成包圍。而另一些俄軍部隊會留守在基輔附近,以便吸引和拖住保衛基輔的烏克蘭部隊。
參加烏俄談判的俄羅斯代表團團長弗拉迪米爾∙梅金斯基(Vladimir Medinsky)表示,俄國代表團將把烏克蘭代表團在和談中的提議帶回莫斯科研究,而且莫斯科也會對此作出正式的回應。但他並未說明莫斯科何時會提供回應。
土耳其外長梅夫呂特∙恰武什奧盧表示,他期待俄烏兩國外長將再次舉行會晤,但是並未談及日期。他還表示,俄烏兩國總統舉行會晤“也在日程上”,但同樣沒有提供細節。
目前俄軍在烏克蘭戰場幾乎全面陷入困頓而動彈不得;反倒是烏克蘭部隊越戰越勇,在過去一周與俄軍的拉鋸戰中奪回了基輔周邊一些鄉鎮,打破了俄軍對東部城市蘇梅的包圍,而且在西南方向也打退了俄軍的進攻。
五角大廈表示,俄軍地區從基輔周邊的陣地調出數目很小的部隊,但這更像是換防而不是撤退。
“我們都應該準備關注對烏克蘭其他地區的一場重大攻勢,”五角大廈發言人約翰∙柯比(John Kirby)在一場記者會上說。“這並不意味著對基輔的威脅已經結束。”
針對莫斯科的最新動態,美國總統拜登表示他目前持觀望態度。
“我們會看一看。我在看到他們的行動前,不會對他們說的話作任何解讀。”
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則認為,莫斯科可能只是企圖“騙人的同時轉移別人的視線”。
英國國防部認為,莫斯科被迫將基輔周邊的部分部隊撤回俄國或白俄羅斯,主要是在這些部隊遭受嚴重損失後需要重新補給和組織;而俄軍會通過大規模的砲擊和導彈攻擊來彌補地面兵員和攻勢的減弱。
俄軍2月24日入侵烏克蘭之時,號稱是進行一次“特別軍事行動”,目的是要讓烏克蘭去軍事化和去納粹化,而且兵分多路直撲基輔,希望速戰速決,推翻烏克蘭現政府,以便安插一個親俄的傀儡政權。但是令俄軍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烏克蘭軍民高昂的保家衛國鬥志以及頑強的抵抗。俄軍對基輔和其他烏克蘭大城市的攻勢全部被烏克蘭軍民擊退。
莫斯科近日表示,俄軍將把主攻方向收縮到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地區,以便為當地親俄的分離主義分子奪取盡可能多的領土。莫斯科自2014年起就一直向這些分離主義分子提供支持和援助。
烏克蘭東南部的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也是俄軍志在必得的戰略要地。擁有40萬居民的馬里烏波爾已經被俄軍像鐵桶般圍困了一個多月,而根據聯合國的估計,該市已有成千上萬的平民在俄軍持續不斷的砲擊下喪生。
英國國防部在每日情報更新中指出,莫斯科宣布將主攻方向轉為烏克蘭東南地區“很可能就是默認,它已經無力在一個主攻方向以外再發動重大的攻勢。”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是二戰以來一個歐洲國家遭受的最大的入侵行動。這場侵略戰爭已經導致烏克蘭四分之一的人口被迫離鄉背井、流離失所。聯合國星期三表示,逃離烏克蘭的難民人數已經超過400萬人,其中超過一半是兒童,而另一半的絕大多數則是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