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孫韻: 中國對烏克蘭戰爭的“斡旋調解”


5月17日,烏克蘭外長庫列巴(左中)和中國特使李輝(右中)在基輔舉行會談。
5月17日,烏克蘭外長庫列巴(左中)和中國特使李輝(右中)在基輔舉行會談。

編者按:這是孫韻為美國之音撰寫的評論文章。這篇特約評論不代表美國之音的觀點。轉載者請註明來自美國之音或者VOA。

孫韻: 中國與烏克蘭戰爭衝突調解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7:30 0:00

5月中旬,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曾經擔任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長達十年的特使李輝開啟了對俄羅斯、烏克蘭、波蘭等五國的訪問。他是2022年2月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首位訪問烏克蘭的中國高級特使。中國外交部形容李輝的行程為“勸和促談,為推動烏克蘭危機政治解決做出中國的貢獻。”

從中方2月24日宣佈《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以來,中方在烏克蘭戰爭中如何扮演和平調解人的形象一直是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國際社會的期待在習近平3月下旬訪問俄羅斯前後達到了頂峰——考慮到歐洲的反應,觀察家們普遍認為習近平在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之後會很快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電話。但是,由於擔心俄烏雙方反應不能達到預期,習澤通話遲遲未能進行,直到4月26號才得以實現。三週後李輝就展開外交行程,不在眾人意料之外。

雖然展開外交斡旋,但是中方對戰爭近期結束的期待值並不高。這一點從習澤通話後的中國官方通稿中可見一斑。習近平在通話中表示:“現在各方理性的思考和聲音在增加,應該抓住契機,為危機的政治解決積累有利條件。”這一立場表明中方並不認為危機政治解決的條件已經成熟,而是仍然處於積累有利條件的階段。

戰爭不打到最後,不上談判桌?

烏克蘭戰爭之所以很難近期解決,在中方的分析中至少有三個層面的原因。首先,對於所有的衝突調解和和平進程來說,調解的時機具有絕對的重要性,甚至高於衝突解決的實質內容。這是因為對於衝突雙方來說,在戰場上拿不到的在談判桌上也休想得到。不到衝突雙方徹底耗盡繼續交戰的能力和耐力,雙方都不會甘心就此坐下談判。目前不論是俄羅斯的春季攻勢還是烏克蘭的春季反攻,在戰場態勢上來說都不是能夠耗盡彼此元氣的關鍵戰役。因此,對於戰爭的長期性, 中方的判斷同很多西方分析人士的意見並無不同。

其次,如果資源枯竭是戰爭結束的必要條件,同樣必不可少的是雙方在結束戰爭的意願上至少趨於一致,從而產生為結束戰爭而做出讓步的覺悟。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已經多次表示絕不會以領土為代價結束戰爭,這裡的領土不僅包括2022年從烏克蘭獨立出去的頓巴斯地區,甚至也包括2014年被俄羅斯兼併的克里米亞。對於中國來說,要求俄羅斯放棄頓巴斯已經等同於讓普京耗費巨大代價和國力進行的戰爭一無所獲,烏克蘭進一步要求收復克里米亞無異於踏過俄羅斯的底線。雖說目前沒有人敢公開提出烏克蘭需要接受喪失烏東地區部分領土,但是在很多中方分析人士看來,結束戰爭幾乎沒有其他選項。

再次,如果雙方都未能耗盡資源,而在立場上又相差甚遠,儘早結束戰爭在中方看來則需要外部世界的推動,而最重要的推動就是中方在政治立場中多次強調的停止“拱火澆油”。在中方看來,包括美國在內的北約源源不斷地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和援助,雖然是為了公平正義,但事實上造成的結果是烏克蘭始終對戰爭結果抱有很高期待。中方雖然沒有公開呼籲北約停止或者減少軍援烏克蘭,但是話裡話外始終將北約軍援視作戰爭不能結束,矛盾不斷激化的原因。同時更加讓中方耿耿於懷的是中方並沒有像北約軍援烏克蘭那樣軍援俄羅斯,但是在外交上始終摘不掉“支持俄羅斯”的帽子。當然中方始終認為北約支持烏克蘭根本的目的是為了藉機削弱俄羅斯的實力,由此產生一系列關於大國關係、實力均衡、戰略競爭的聯想,影響著中方對於戰爭結束條件的判斷。

基於以上三點原因,中方對烏克蘭戰爭在近期——例如年內結束並不抱太大期望。但是2023年中國對國際格局的判斷同2022年又有決定性的差別。中國對普京的戰爭計劃事先並不知情,戰爭爆發後中國的國際壓力驟然增大,面臨著西方國家要求中國譴責俄羅斯、同普京劃清界限的艱難選擇。所以在2022年的大部分時間裡,中方曾期待俄烏戰爭迅速結束,從而改善中國外部政治環境和經濟關係。

結束戰爭不重要,北京要的是擴大外交戰略目標

但是在俄烏戰爭進入第二年之際,中方所面臨的國際壓力已經明顯減少。歐洲也從批評、反對中國在俄烏戰爭中的立場,轉向爭取中國支持、向俄羅斯施加壓力從而為戰爭結束髮揮建設性作用,對於中國來說,這無疑增加了中國對歐外交的抓手和籌碼,以爭取歐洲在美中大國競爭中的中立地位。因此,對於北京來說,目前中國的重中之重並不是儘早結束戰爭,而是如何在俄烏戰爭中實現中國外交戰略目標的最大化。這其中既包括爭取歐洲的支持,也包括塑造中方“中立誠實的”外交斡旋的形象,甚至還包括展現習近平“全球安全倡議“的核心智慧和重大成就。中方在戰爭第二年著力外交斡旋,有多方面的重大內涵。

對於中方來說,俄烏戰爭拖延下去對中國既有挑戰也有利好。從客觀上說,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對全球供應鏈的破壞、對中國外交形成的壓力、乃至國際政治鬥爭的進一步激化和極化都對中國提出了重大的挑戰和潛在的傷害。但是另一方面,俄羅斯不可避免的衰落以及對中國的依賴、由此帶來中國在中亞、北極、乃至世界其他地區影響力的擴大、美國對華競爭不得不中俄兼顧的掣肘,也是中國重視的機遇利好。

無論如何,中國並不認為自己是俄烏戰爭的當事方,也不認為自己擁有結束戰爭的鑰匙。無論中國的偏好如何,俄烏戰爭都在不以中國意志為轉移的軌道上發展。這種類似“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實際上掩蓋了中國在俄烏戰爭背後對國際關係格局以及中國國家利益的重大判斷。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