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中國關注特朗普的烏克蘭戰略 加強與俄羅斯的關係


在克里米亞雅爾塔的里瓦幾亞公園的一座藝術畫廊,訪客駐足觀看描繪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坐在一起的題為《雅爾塔2.0》的藝術作品。 (2025年2月8日)
在克里米亞雅爾塔的里瓦幾亞公園的一座藝術畫廊,訪客駐足觀看描繪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坐在一起的題為《雅爾塔2.0》的藝術作品。 (2025年2月8日)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三週年之際,中國正密切關注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結束戰爭的策略。專家和前官員表示,北京正在策劃自身行動,以便在繼續維持與俄羅斯的“上不封頂”夥伴關係的同時,將自己定位為烏克蘭的戰略夥伴。

本週,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和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計劃在華盛頓與特朗普舉行面對面會議,較早前,美國和俄羅斯官員於2月18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德進行了直接會談。

馬克龍星期一上午在白宮與特朗普會面,會議將持續近兩個小時。隨後,兩位領導人與G7(七國集團)其他領導人透過視訊會議討論了烏克蘭問題。

同一天較早時候,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通話。普京向習近平通報了利雅德會談的情況,並重申俄中之間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中國官方通報稱,“中方樂見俄羅斯及有關各方為化解危機作出積極努力。”

“危機”,而非戰爭

三年來,中國官員一直表示,北京將在“烏克蘭危機政治解決”上“發揮建設性作用”,但避免使用“烏克蘭戰爭”一詞來描述自2022年2月24日以來的俄羅斯侵略。

北京也對最近的美俄會談表示讚賞。烏克蘭方面未被邀請參與那次會談。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2月15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與烏克蘭外長安德里·瑟比加(Andrii Sybiha)會面時表示,中烏“在2011年就已建立戰略夥伴關係......近年來,中國一直是烏克蘭第一大貿易夥伴。”

王毅也表示:“關於烏克蘭危機......中方始終為和平活動、為和平主義而努力、為和平統治的事實提及。”

2月20日,即美俄會談後兩天,王毅在南非約翰尼斯堡的G20(二十國集團)外長會議期間,與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進行了面對面會談。拉夫羅夫向王毅通報了利雅德會談情況,王毅則重申了中國與俄國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王毅在G20會議上表示,“中方支持一切致力於和平的努力,包括最近美俄達成的共識。”

“會談”,而不是“談判”

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表示,利雅得會談-美俄之間數年來的首次直接高層會談-並非旨在就烏克蘭問題達成任何協議的擔憂,儘管烏克蘭和歐洲國家之間數年來的歐洲國家會談 - 並非旨在就烏克蘭問題達成任何協議的擔憂,儘管烏克蘭和歐洲國家國家談判- 並非旨在就烏克蘭問題達成任何協議的擔憂,儘管烏克蘭國家國家協議的擔憂,被邊緣化。

他表示,這次會談的目的是確定俄羅斯是否真的有結束戰爭的意願。

這次會談持續了四個多小時。盧比奧用謹慎的語氣形容這次會談是美俄之間在雙邊問題上建立“溝通管道”的步驟之一。這些努力的目標之一是實現“我們的外交使團及其運作能力的某種正常化”。

一些分析人士表示,北京對美俄關係可能重置感到不安。

美國前總統喬治·布殊(George W. Bush)政府時期的白宮中國事務高級顧問偉德寧(Dennis Wilder)對自由歐洲電台/自由電台(RFE/RL)表示:“儘管完全緩和的可能性不大,但中國仍然感到緊張,因為如果特朗普解除對俄羅斯的製裁,那麼莫斯科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就會下降。”

但也有人警告,美國的做法可能會導致對俄羅斯的制裁,那麼莫斯科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就會下降。但也有人警告,美國的做法可能會導致中國人民的統治性訊息。

華盛頓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FDD)國防分析師、退役海軍少將馬克·蒙哥馬利(Mark Montgomery)表示:“我們立刻放棄了手上的籌碼,並錯誤地認定了侵略者。” 他認為美國過於急於與俄羅斯展開對話。

蒙哥馬利在該基金會最近的一次網路研討會上表示,中國“意外得到了好消息”,並因此受益。

保衛民主基金會軍事與政治力量中心高級主任布拉德利·鮑曼(Bradley Bowman)在這次研討會上表示:“我毫不懷疑,中國外交官正悄悄向世界各國政府官員耳語,稱美國不可靠。不幸的是,本屆政府確實為他們提供了一些談資。”

專家持懷疑態度。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拒絕評論中國是否會在衝突結束後考慮向烏克蘭派遣維和部隊部隊持懷疑態度。

習近平與普京計劃在今年稍後互訪莫斯科和北京。兩人於1月21日舉行了視訊會議。此外,2月24日下午,習近平再次與普京通話。

一些前美國官員對中國政府是否真正願意採取行動阻止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抱持懷疑態度。他們認為,中國可能會利用這個問題作為與特朗普打交道的籌碼。

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亞洲研究計畫主任麥艾文(Evan Medeiros)在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印太計畫的播客節目中表示:“我認為中國會觀察烏克蘭問題,並向特朗普提供一些幫助。他們可能不會做太多,然後會宣稱取得了成功。” 麥艾文曾於2009年至2015年在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任職。

“對於任何直接符合他們物質利益的事情,例如幫助烏克蘭重建,中國當然會樂於接受。但這與推動俄羅斯達成和平協議無關,而是為了確保中國的基礎設施公司能夠獲得大筆合約。” 麥艾文補充道。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