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菲律賓和中國在南海的緊張局勢不斷升溫之際,中國外長王毅星期四(3月7日)王毅再次向國際宣稱「中國將堅定做世界的和平穩定力量」。
王毅星期四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外交記者會上,回應了印尼記者關於南中國海碰撞事件的提問。王毅稱,「關於海上爭端,中方一直保持高度克制」。
3月5日,菲律賓和中國的海警船隻在南中國海第二托馬斯淺灘(中國稱仁愛礁,菲律賓稱阿雲金淺灘)有爭議海域相撞,四名菲律賓船員受了輕傷。
菲律賓指責中國海警騷擾、攔截菲律賓船隻,並向其發射高壓水槍,並為此召見中國駐菲外交官,抗議中方在南海的「侵略行徑」。美國對此表示了「強烈譴責」。中國在南中國海日漸咄咄逼人的行徑,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和澳洲領導人星期三(3月6日)還聯合警告稱,不要在南中國海採取「危及和平」的行動。
針對美國等對菲律賓的支持,王毅強硬警告,“奉勸某些域外國家不要挑事生非,選邊站隊,不要成為南海的攪局者和肇事方。”
中國依據其歷史地圖,宣稱對幾乎整個南海擁有主權,範圍包括了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印尼的專屬經濟區,與區域國家產生爭端,其中又以與菲律賓發生的衝突最為頻繁。儘管海牙國際仲裁法院2016年裁決中國主張無效,但中國拒絕承認仲裁結果。
王毅星期四再次公開強調了中國對南中國海的“歷史立場”,進而強調其管轄權。他說:“中國人民在南海世代生活勞作,南海諸島早已是中國政府依法管轄的領土。”
針對爭端,王毅表示,堅持由直接當事國透過對話協商談判加以妥善管控解決,並表示要加快推進「南海行為準則」(COC)的商談。但實際上,中國官方稱所有指控都是無端攻擊,將衝突責任都歸功於菲律賓,並表達外交抗議,未見對話協商的態度。
中國船隻在南海與菲律賓等區域國家衝突態勢升高,在東中國海也與日本起爭端、侵入日本領海,數月前又在東中國海公海水域進逼加拿大軍艦。2023年10月,美軍公佈中國軍機以危險動作攔截美軍軍機的視頻,並表示,過去兩年的攔截行動已超過之前十年的總和,這一趨勢「令人擔憂」。
然而,儘管中國在國際海空域的行為日益專斷,且與菲律賓的衝突未解之際,王毅星期四在記者會上仍舊兜售中國是「和平、穩定力量」。他說:“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環境,中國將堅定地做這個世界的和平力量、穩定力量、進步力量。”
王毅2月中旬在德國舉行的第60屆慕尼黑安全會議上也強調,中國是“負責任的大國”,將“堅定做動盪世界中的穩定力量”。當時,因為中國與俄羅斯密切關係,會議的主持人直接質疑王毅的說法。
王毅在記者會上再次為中俄關係辯護。他說,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維持高水準運作。他說:“維護好、發展好中俄關係,是雙方基於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作出的戰略選擇,更是順應世界發展大勢的必然要求。”
王毅在演講中談到中俄密切的貿易關係。他說:「去年,雙方貿易額達到創紀錄的2400億美元,已經提前完成2000億美元的目標。俄羅斯天然氣進入中國千家萬戶,中國汽車行駛在俄羅斯大街小巷,充分展現了兩國互利合作的強大韌性和廣闊前景。」但是,美國和歐洲相信,正是中國和其他國家與俄羅斯的貿易為俄羅斯的戰爭機器輸血,使得俄羅斯可以繼續入侵烏克蘭。
王毅的這次記者會內容廣泛,涉及台灣、美中、歐中、烏克蘭、加薩等多個議題。在談到美中關係時,他承認兩國關係改善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指責美國不斷打壓中國。「打壓中國的手段不斷花樣翻新,單邊制裁的清單不斷延長,欲加之罪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他說。
在談到歐洲與中國的關係時,王毅說:「中歐並沒有根本利益衝突,也沒有地緣戰略矛盾,雙方的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他還指責,歐盟對中國的「夥伴、競爭者、制度性對手」的認定給「中歐關係發展帶來不必要的干擾和阻礙」。
儘管與美國和西方國家的外交面臨困境,王毅仍表示,「2023年是中國外交的開拓之年,更是收穫之年」。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