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CECC:《防止強迫維吾爾人勞動法》實施兩年多 西方企業繼續在新疆參與侵犯人權


三位女孩走過新疆莎車縣街頭的宣傳標語。 (2023年7月18日)
三位女孩走過新疆莎車縣街頭的宣傳標語。 (2023年7月18日)
CECC:《防止強迫維吾爾人勞動法》實施兩年多西方企業繼續在新疆參與侵犯人權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4:40 0:00

西方政府近年來許多立法和倡議活動,包括美國的《防止強迫維吾爾人勞動法》,都沒有能夠終結西方所認為的中國政府在新疆持續的種族滅絕以及在當地普遍使用強迫勞動的罪行。在美國國會星期二(4月30日)的一個聽證會上,美國國會議員說,西方企業利用社會審計和所謂的促進“環境、社會和治理”標準來幫助掩蓋和洗刷參與侵犯人權的行為。議員也呼籲,不能證明自身產品不涉及新疆奴工血汗的企業需要停止在中國的業務。

美國國會及行政部門中國委員會(CECC)主席、眾議員克里斯·史密斯(Rep. Chris Smith, R-NJ)星期二在該委員會舉辦的聽證會上指出,“企業正在利用'審計'這個遮羞布,試圖讓消費者、監管機構甚至自己的良心相信,他們的供應鏈是乾淨的,沒有違反《防止強迫維吾爾人勞動法》(Uyghur Forced Labor Prevention Act ,簡稱UFLPA)和《貿易法》第301條的規定。

《防止強迫維吾爾人勞動法》是美國2021年12月23日生效的法律。該法規定禁止進口所有來自新疆的產品,除非企業提供明確與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它們的供應鏈裡不涉及強迫勞動,才可以獲準進口。這項法案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美國海關邊境保護局(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的數據顯示,根據《防止強迫維吾爾人勞動法》,海關邊境保護局已經扣留了價值31.7億美元的貨物。但是,中國政府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人權迫害行為仍持續至今,包括強迫勞動,其中不乏西方公司的參與和推波助瀾。

利用社會審計脫罪和社會審計在中國不可信

利用社會審計來進行“脫罪”就是西方企業試圖掩蓋和洗刷在中國新疆參與侵犯人權的行為的一種方式。

國會眾議員史密斯說,中國不會有可信賴的審計。他說:“在中國這樣的國家,不存在獨立的工會,社會控制阻礙了資訊的自由交流,最近通過的國安法規定,披露對中國不利的資訊(被認為)構成危害國家安全罪。社會審計尤其可笑。”

德國福斯汽車早前委託宣布德國公司洛寧(Löning)對新疆車廠進行獨立調查,該審計公司去年12月宣佈“未發現強迫勞動跡象”。不過,事後卻有多名員工在社群媒體上表態,他們與這項審計結果劃清界線。

美國非營利組織共產主義受難者紀念基金會(VOC) 高級研究員鄭國恩(Adrian Zenz)將大眾汽車的這種行為稱為問題嚴重的「審計脫罪」(audit-washing)。

他在證詞中寫道,北京目前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XUAR)推行的易地扶貧搬遷計畫代表著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強制勞動制度(state-imposed forced labor),超過200萬維吾爾人和其他少數民族成員面臨風險。

美國勞工部國際事務部副次長李西婭(Thea Lee)也在聽證會上表示,考慮到在新疆進行的任何審計都無法在沒有中國政府監督的情況下進行,中國的社會審計不應被視為企業反映當地人權狀況的權威來源。

“鑑於無處不在的監視、拘留的威脅以及工人害怕分享準確資訊的證據,審計員與工人的面談是不可靠的。此外,據報道,審計員還被拘留、騷擾、威脅或在機場攔截。 ”她說。

她說,這也是為什麼數十家大型審計公司多年來沒有在新疆開展業務的原因。

“環境、社會與治理”標準是另外一塊遮羞布

史密斯表示,除了審計, 遵守「環境、社會和治理」標準是企業用來向消費者表明其美德的另一塊“遮羞布”。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於2022年5月提出了此項標準,讓投資基金澄清自己如何促進自願遵守“環境、社會和治理” (ESG) 標準,其中包含社會公平的價值內核。

史密斯說,“但(ESG)仍不受客觀標準的約束--這只是嘗試性的第一步。ESG強調了『E',針對了投資基金,但對解決供應鏈中的強迫勞動問題無濟於事。”

“唯一的道德反應是撤資”

歐洲議會4月23日批准了一項禁止在歐盟市場銷售、進口和出口使用強迫勞動製造的商品的規定。根據這項法規,歐盟成員國當局和歐盟委員會將能夠調查可疑商品、供應鏈和製造商,如果產品被認為是使用強迫勞動製造的,將不再可能在歐盟市場銷售(包括線上銷售管道) ,貨物將在歐盟邊境被攔截。但是,僅靠禁售商品可能還無法阻止中國政府在新疆推動強迫勞動的罪行。

美國國會及行政部門中國委員會聯合主席、參議員傑夫·默克利(Sen. Jeff Merkley, D-OR) 在聽證會上建議,如果一家公司不能準確地向美國的政府及其股東、向美國消費者顯示其產品不包含強迫勞動,那麼它就需要“停止在中國開展業務。”

不過,他強調說,美國的目標不是懲罰在中國開展業務的公司,而是改善中國的人權狀況。這樣企業就能夠證明其供應鏈不存在強迫勞動,其供應商能夠為工人提供良好的工作條件和工資。

鄭國恩表示,考慮到無論是在新疆還是在接收新疆勞工的中國其他省份,基於審計的盡職調查都是不可行的,企業應該尋求從中國撤資。

“(包括透過供應鏈和中間國家)與新疆有業務或商業聯繫的公司必須被視為面臨強迫勞動的風險。 對此,唯一的道德反應是撤資。”他說。

美國勞工部國際事務部副次長李西婭也認為,“歸根結底--這就是我們在2021年和2023年(向在海外經營的美國公司)傳達的訊息--既然你無法在新疆或對新疆工人進行盡職調查,那麼你就無法在那裡負責任地運營。”

論壇

XS
SM
MD
LG